封敖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王玄謨
別 名:王彥德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日期:388年
逝世日期:468年
職 業:南朝宋將領
主要成就:建議宋文帝進行北伐
建議由皇子出鎮地方
響應孝武帝討伐劉劭
早期事跡
王玄謨自幼性格孤傲,被族人比作曹魏時期的本傢王凌。
408年(東晉義熙四年),王玄謨在徐州投靠劉裕,被辟為從事史,深受賞識。後來,王玄謨任車騎將軍府參軍,率兵增援潁川太守李元德,結果在與北魏的交戰中大敗而回。
424年(景平二年),謝晦出任荊州刺史,任命王玄謨為南蠻行參軍、武寧太守。426年(元嘉三年),謝晦兵敗被殺,王玄謨卻得到赦免。
北伐失利
433年(元嘉十年),王玄謨出任鎮軍將軍府中兵參軍、領汝陰(今安徽阜陽)太守,後又任輔國將軍府司馬、彭城(今江蘇徐州)太守。
448年(元嘉二十五年),王玄謨認為彭城乃是水陸要沖,請求以皇子統領州事,宋文帝遂封武陵王劉駿為安北將軍、徐州刺史。
449年(元嘉二十六年),宋文帝打算北伐中原,眾大臣爭相獻策,其中以王玄謨最為積極。宋文帝聽瞭王玄謨的進言,十分振奮,對人道:“聽瞭王玄謨的話,讓人有封狼居胥的想法。”
450年(元嘉二十七年)七月,宋文帝命王玄謨為寧朔將軍,隨輔國將軍蕭斌北伐,並命江夏王劉義恭節度諸軍。王玄謨率宋軍主力圍攻滑臺(今河南滑縣東南),但卻久攻不下。圍城期間,王玄謨不聽部下勸告,喪失攻城良機,又搜刮民財,大失人心。同年十月,北魏皇帝拓跋燾率兵來救滑臺,王玄謨全軍覆沒,大敗而回。蕭斌得知後,欲殺王玄謨。後因沈慶之固諫,蕭斌也擔心殺戮大將引起軍心混亂,於是命王玄謨駐守碻磝(今山東茌平西南)。
451年(元嘉二十八年)正月,劉義恭認為碻磝不易守城,於是命王玄謨撤回歷城(今山東濟南西)。王玄謨在撤退途中,遭到魏軍追擊,大敗而回。同年七月,王玄謨因北伐兵敗之罪,被罷免官職。
討伐叛逆
453年(元嘉三十年),太子劉劭篡位,弒殺文帝,任命王玄謨為冀州刺史。同年三月,孝武帝劉駿傳檄四方,討伐劉劭,王玄謨命濟南太守垣護之出兵相助。劉劭被平定後,王玄謨被封為徐州刺史,加都督銜。
454年(孝建元年),荊州刺史南郡王劉義宣、江州刺史臧質等起兵謀反,王玄謨受命討伐,拜輔國將軍、豫州刺史,駐軍梁山。王玄謨統帥諸軍,大破臧質,因功進前將軍,加都督,封曲江縣侯。不久,中軍司馬劉沖之誣陷王玄謨與劉義宣相勾結,孝武帝於是以“多取寶貨,虛張戰簿”為由,罷免瞭王玄謨的官職。
整頓僑郡
455年(孝建二年),王玄謨被起復為豫州刺史。當時,豫州有夏侯方進作亂,王玄謨討斬夏侯方進,被改任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
457年(大明元年),王玄謨以雍州境內所統“僑郡縣無有境土,新舊錯亂,租課不時”為由,上表請求土斷,整頓僑郡。郡縣流民因不願屬籍,於是散發流言,說王玄謨打算造反。王玄謨上表皇帝,告以真相。孝武帝並不相信王玄謨造反一事,並派吳喜前去撫慰。
後來,王玄謨回朝,擔任金紫光祿大夫,領太常。
公元461年(大明五年),孝武帝命王玄謨以起部尚書職總領修建明堂之事。不久,王玄謨改任平北將軍、徐州刺史。當時,徐州一帶正鬧饑荒,王玄謨拿出自己私傢儲藏的物資進行賑濟。
受命輔政
464年(大明八年),王玄謨升任領軍將軍。同年閏五月,孝武帝駕崩,太子劉子業繼位,王玄謨為顧命大臣,管理外監事務。後來,王玄謨因性情剛直,被排擠出朝,外任青、冀二州刺史。
465年(泰始元年),劉子業誅殺顏師伯、柳元景等人,征召王玄謨回朝任領軍將軍。王玄謨的子侄都勸他稱病推辭,以保全性命。王玄謨道:“我受先帝厚恩,怎麼能害怕災難”於是毅然回朝,並屢次犯顏直諫,請求緩刑戒殺,以安民心。
不久,蔡興宗命人勸說王玄謨舉兵起事,廢黜劉子業。王玄謨思之再三,不敢舉事,回復道:“這個現在不宜進行,不過我不會出賣你們。”
同年十一月,湘東王劉彧誅殺劉子業,登基稱帝,加王玄謨鎮軍將軍。
晚年生活
466年(泰始二年)正月,王玄謨出任車騎將軍、江州刺史。同年九月,改任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護軍將軍。不久,王玄謨又出任車騎將軍、南豫州刺史。
467年(泰始三年)五月,王玄謨再次擔任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此後,王玄謨又加特進,領護軍將軍,進車騎將軍。
468年(泰始四年)二月,王玄謨病逝,終年八十一歲,謚號為莊。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