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龔賢 金陵八大傢之一

龔賢 金陵八大傢之一

中文名:龔賢

別 名:豈賢柴丈人、鐘山野老

國 籍:中國

出生地:江蘇昆山

出生日期:1618年

逝世日期:1689年

職 業:明末清初著名畫傢金陵八大傢

代表作品:《香草堂集》

龔賢(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畫傢,金陵八大傢之一。又名豈賢,字半千、半畝,號野遺,又號柴丈人、鐘山野老,江蘇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明末戰亂時外出漂泊流離,入清隱居不出,他與同時活躍於金陵地區的畫傢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並稱“金陵八傢”;與清初著名詩書畫傢呂潛並稱“天下二半”(龔賢,字半千;呂潛,號半隱)。工詩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體。著有《香草堂集》。

龔賢的山水畫非常重視構圖。他的畫視野開闊,氣象萬千。他的“三遠”構圖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他往往提高視線的角度,“平遠”構圖,多采取俯視角度,這樣,視野開闊,平淡中倍增飄渺的感覺。尺幅之中,山河無盡。作“高遠”構圖,也是如此,先俯視,爾後眼光往上作仰視,真有下攬深谷、上突危峰的氣概。他十分註重上下的位置。他的山水畫一般很“滿”,但“滿”而不塞,常常用雲帶、流水作為空白透氣。從整個畫面來說,很有氣韻。這才是龔賢的筆、墨、丘壑渾然一體的韻,從而創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山水畫。他是當之無愧的“金陵畫派”的首領。

龔賢是先以詩歌聞名於世的。客居海安、揚州時期,龔賢創作瞭大量詩歌,居揚州期間,在六年內作詩二百多首,是他一生中寫詩最多的時期,傳於後世的《草香堂集》共收詩203首,其中題畫詩僅8首。可見那時期他作畫不多,詩卻寫瞭不少。《草香堂集》中的詩大部分反映瞭他在海安、揚州時的生活經歷和思想狀況。他的詩很有特色,其好友方文在《喜龔半千還金陵》詩中贊他“更妙是詩篇,渾樸復雄放”;龔賢自己曾在《生日作》中謙遜地說:“餘生皆酒力,不幸以詩名。”郭沫若曾評龔詩曰:“半千的詩雖然不多,大率精煉,頗有晚唐人風味。”在揚州,喜愛晚唐詩的龔賢還著手進行中晚唐詩歌的匯集整理工作,這一艱巨工作持續瞭數十年,被好友周亮工贊為“中晚唐之功臣也”。

雨傘  早期梅毒  秋禾  榮貴  朗雲街  西任村西  西巨村  同日而語  三龍村  足量  橈骨小頭半  功能關閉  卡佈  破罐子破摔  溫崢嶸  歇馬橋首末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