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桓彥范 唐朝宰相

桓彥范 唐朝宰相

本名:桓彥范

別稱:韋彥范

字號:字士則

所處時代:唐朝

主要成就:發動神龍政變復辟李唐

參考資料:《舊唐書·桓彥范傳》

桓彥范為人慷慨豪爽,早年以恩蔭調任右翊衛,累遷至司衛寺主簿,受到納言狄仁傑的賞識,擢升為監察禦史。

長安三年(703年),桓彥范升任禦史中丞,次年又改任司刑少卿。當時,禦史中丞宋璟彈劾司仆卿張昌宗勾結術士李弘泰,意圖謀反,請求將其下獄治罪,武則天不許。桓彥范上疏勸諫,但卻沒有任何答復。 後來,內史李嶠上奏稱:“陛下登基之時,很多臣民不遵臣節,從而導致酷吏肆無忌憚地施行酷刑。懇請陛下為所有被周興等酷吏治罪而傢破人亡的人昭雪,赦免他們的罪責。”桓彥范也上奏陳述此意,前後共上奏疏十次,才獲得武則天的采納。

長安四年(704年)十二月,武則天病重,避居迎仙宮。張易之與張昌宗侍奉左右,把持宮門,不許大臣探視。桓彥范與宰相張柬之、中臺右丞敬暉等人決定趁機發動兵變,逼迫武則天退位,復辟唐朝。張柬之利用職權安排桓彥范、敬暉為左右羽林將軍,讓他們掌握禁軍。當時,皇太子李顯在北門起居。桓彥范便利用禁軍將軍身份拜謁李顯,密陳政變計劃,得到太子的贊同。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桓彥范與張柬之、敬暉等人率五百羽林軍向宮中進發,並命李湛、李多祚前往東宮,將李顯接到玄武門。禁軍見太子出面,鼓噪不已,桓彥范等人遂簇擁著李顯闖入玄武門,直達迎仙宮集仙殿,並誅殺張易之兄弟。武則天自夢中驚醒,得知情況後,對李顯道:“這是你的主意嗎?如今張氏兄弟已經伏誅,你可以返回東宮。” 這時,桓彥范進言道:“太子不可返回東宮。昔日高宗駕崩,將愛子托付陛下,卻久居東宮。如今天意民心盡歸李氏,群臣不忘高宗恩德,故此尊奉太子,誅除逆賊。請陛下傳位於太子,使萬世不絕,這是天下之幸。”武則天不再說話。次日,武則天禪位於李顯,是為唐中宗。

唐中宗復位後,桓彥范因功被任命為納言,並封上柱國、銀青光祿大夫、譙郡公。不久,唐中宗恢復唐制,更改官名,桓彥范也改任侍中。 後來,韋皇後幹預朝政。桓彥范上表道:“陛下每次臨朝,皇後總是坐在帷帳後面參預軍國政事。臣發現歷朝帝王凡與婦人共同執政的,最後都導致國破身亡。再說陰凌駕於陽之上,是違背天道的;婦人欺凌丈夫,是違背人道的。所以《尚書》、《周易》都認為婦人不能幹預外政。臣請陛下以社稷為重,不要讓皇後幹預國政。”唐中宗不聽。 不久,唐中宗又任命方士鄭普思為秘書監,葉靜能為國子祭酒。桓彥范再次上表反對,道:“陛下登基時,曾說要一切依照貞觀年間。貞觀時期,秘書監是魏征、虞世南、顏師古,國子祭酒是孔穎達,這些都是一代名臣,鄭普思、葉靜能一介術士,怎能與他們相比?臣擔心人們議論陛下官不擇才,希望陛下慎重選擇。”唐中宗仍舊不聽。 當時,武三思仍在朝中為相,對桓彥范逼武則天退位之事非常痛恨,又擔心桓彥范會逐漸鏟除武氏,便圖謀桓彥范等人。他與韋皇後私通,在中宗面前不斷進讒。五月,桓彥范、敬暉、張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五人被罷去相位,加封特進、郡王,並賜鐵券。其中,桓彥范封扶陽郡王,賜姓韋氏。

神龍二年(706年),桓彥范被貶出朝廷,擔任洺州刺史,後任濠州刺史。不久,駙馬都尉王同皎謀誅武三思,事泄被殺。武三思趁機誣陷桓彥范等人與王同皎同謀,暗中指使許州司功參軍鄭愔向朝廷告發。唐中宗於是將桓彥范貶為瀧州司馬,並剝奪封爵。 七月,武三思暗中命人將韋皇後淫亂後宮之事大肆宣揚,並嫁禍給桓彥范等人。唐中宗震怒,命禦史大夫李承嘉調查。李承嘉按照武三思的意思上奏道:“桓彥范、敬暉、張柬之、袁恕己、崔玄暐故意暴露醜聞,煽動叛亂情緒,托言廢黜皇後,實際上是要動搖皇位。”唐中宗便命法司議罪,將桓彥范流放瀼州,禁錮終身。 後來,武三思又慫恿太子李重俊上表,請求夷滅桓彥范三族,唐中宗不肯。武三思擔心桓彥范等人會復起,便采用崔湜的計策,命周利貞假傳聖旨,將其殺死。周利貞在貴州追上桓彥范,命人將他綁縛,在竹槎之上拖行。桓彥范的皮肉都被竹槎刮掉,然後被亂棍打死,時年五十四歲。

同梅  養胃  古川  荒火  根山  尋常  小手  六級考試  醛固酮  勢利眼  陽谷  本地下載  黃集南  化學獎  東貿庫  所指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