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賀 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郯子
子:爵
時期:春秋時期
地位:郯國國君
據古書記載.郯子出生在一戶普通的農民傢庭,父母膝下隻有他這一個獨養兒子。一般來說,人們總是對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十分溺愛。可是,郯子的父母卻不是這樣。他們從小就對郯子進行嚴格的管教.無論是穿衣吃飯、坐臥玩耍,還是讀書寫字、待人接物,時時刻刻都註意培養孩子美好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杜絕一切惡習。 在嚴父慈母的關懷教育下,郯子一天天地長大瞭,從一個稚嫩的小童,變成瞭一個棒小夥子。父母親年事已高,地裡的活兒已經幹不動下,郯於開始挑起瞭贍養老人的生活重擔。他白天下地幹活兒.晚上陪著父母拉傢常,等父母睡下之後,還要讀書學習。一年到頭,幾乎天天如此。生活雖然很艱辛,郯子卻覺得非常充實,對未來充滿瞭信心。
可是,現實往往是很殘酷的。郯子26歲的那一年,他的父母同時染上瞭一種奇怪的眼疾。先是癢,後來又疼,最終竟然都雙目失明瞭。郯子到處求醫問藥,整天在外奔波,也不知道試瞭多少種偏方奇藥,數年過去瞭,父母親的眼睛依然見不到絲毫的光明。每當看到廁所旁邊小山似的那一堆藥渣,堅強的郯子總是忍不住要躲進自己的小屋裡,偷偷地掉淚。30來歲的漢子,頭上過早地生出瞭幾莖白發。
藥渣越堆越大,屋裡的壇壇罐罐也愈積愈多,父母的眼疾卻絲毫沒有起色。盡管如此,郯子絲毫也沒有動搖讓父母雙目復明的信心,仍然到處打聽探問。偶爾聽到人傢說起某個地方有某個醫生善於醫治眼病,他必定上前詳細詢問姓名地址,然後回傢安排好父母幾天的飲食,背上幾塊幹糧和幾雙草鞋就上路瞭。幾年下來,方圓幾百裡以內的山山水水,到處都留下瞭郯於跋涉的足跡。至於拿著藥鋤翻山越嶺、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攀崖墜淵采集草藥的事,就不必細說瞭。周圍上百個村莊的人們,幾乎沒有不認識他的。
由於鍥而不舍的努力,加上眾位鄉親的無私幫助,
郯子終於又獲得瞭一個良方
。贈送此方的是一位世傢名醫。這位名醫親口對郯子說,這個方於治療眼疾有神奇的效果.隻是從他祖父到他本人,已經傳瞭三代,始終沒有人成功地使用過,原因是這個藥方中的藥引子萬分難求。當郯子問他究竟是哪種藥物時.醫生在處方的最後寫下丁三個字:野鹿乳。接著,醫生又給郯子解釋瞭野鹿乳難求的原因.醫生說,野鹿乳能滋潤真陰、濟助元田.有強筋骨、通血脈,消除陰翳的功能.對治療眼疾以及其它相關的病癥有奇效。隻是.要治愈失明已久的病人,必須取野鹿的鮮乳服用才能達到效果,因為母鹿一且遭到捕獲,由於受到驚嚇,鹿乳的藥用價值就大大降低瞭。可是.草原上的野鹿都是成群結隊地出來飲水覓食,每個鹿群中都有好幾個年輕力壯的公鹿負責警戒保衛,隻要聽到一點異常的動靜,整隊野鹿頃刻間就會跑得無影無蹤。在這種情況下,要接近鹿群已是十分困難,再想擠取鹿乳,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郯子接過處方,謝過瞭醫生,轉身向傢中走去。一路上,他把醫生的話反反復復地琢磨瞭好幾遍。這天晚上.郯子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瞭。他一次次地設想出獲取鹿乳的方法,
又--次次地將其推翻,腦子裡都快成瞭一鍋粥瞭,仍然不得要領。這時,天已經蒙蒙亮瞭,他聽到瞭父母起床的聲音,連忙打起精神,燒火煮粥,侍候兩位老人吃早飯。飯後,郯子覺得有點昏昏沉沉的,就用冷水洗瞭把臉,走出瞭房門。他緩步來到田埂上,深探地吸下幾口清新的空氣,頓時,徹夜不眠帶來的疲倦一掃而光。
回傢的路上,郯子看見村裡的一群孩子在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那個扮成老鷹的小男孩手裡握瞭幾根野雞的翎毛.上下舞動著雙臂來模仿老鷹的翅膀,嘴裡不停地喊著:"抓小雞啦,抓小鳴啦!"那些充當小雞的孩子們四散奔逃,有幾個年幼一些的,一邊跑還一邊發出尖叫。郯子呆呆地看著。看著看著,他漸漸地露出瞭笑容,然後撒腿就住傢裡跑去,邊跑邊嚷:"我有辦法啦,我有辦法啦!"
因為父母常年就醫服藥,傢裡的積蓄早已蕩然無存瞭。郯子需要一筆錢來購買一些東西,他隻好咬牙忍痛變賣瞭一部分傢產,其中最珍貴的是他經常閱讀的幾百篇古書。車。湊足瞭錢之後,郯子先到獵人那裡買瞭一張剛剛處理好的野鹿皮,皮上還連著鹿頭,做工十分精致,鹿頭栩栩如生。然後,郯子又去買瞭-隻又大又結實的銀瓶。買完這兩樣東西,剛剛湊起來的那筆錢已經花得差不多瞭。郯子用剩下的錢為父母預備好瞭口糧,然後背上一袋幹糧和幾雙草鞋,腰裡掛著銀瓶,肩上扛著鹿皮,辭別瞭年邁的爹娘,辭別瞭前來送行的鄉親們,冒著蒙蒙細雨上路瞭。
一路之上,郯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不久就來到瞭野鹿出沒的草原上。為瞭躲避猛獸,郯子隻能在樹上過夜,幾天下來,累得腰酸背痛,令人欣喜的是他很快就發現瞭一個很大的鹿群。郯子試著接近它們,但是,一連好幾次都被野鹿發現瞭。最後這一次,他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發出任何響聲.野鹿們卻鬼使神差般地逃走瞭。開始他還有點莫名其妙,後來才慢慢地弄清楚瞭,野鹿們幾次逃逸,並不是真的看到瞭他,而是聞到瞭他身上的氣味。
發現瞭這個秘密以後,郯子不再到樹上睡覺瞭.專找鹿群停留過的地方過夜,有時甚至躺在野鹿的糞堆裡呼呼大睡。這樣做當然很危險,隨時都有可能遭到猛獸的攻擊,可是他已顧不上去想這些瞭,心裡隻有一個念頭:盡快混入鹿群。慢慢地,郯子的身上開始散發出--股濃烈的臊臭味,非常刺鼻。他很高興.覺得自己離成功不遠瞭。
也不知在草原上過瞭多少個日日夜夜.就在幹糧快要吃完的時候,郯子驚喜地發現鹿群裡有瞭剛剛出生的小鹿。他激動地對自己說,時候到瞭。為瞭一舉成功,郯子小心翼翼地躲在灌木叢中,從逆風的方向朝著鹿群移動,越來越近,越來越近。野鹿們仍然安然地吃著草,沒有絲毫緊張的樣子。郯子覺得不會有什麼問題瞭,就把鹿皮披在身上,把鹿頭套在腦袋上,憑著感覺屏著呼吸朝著鹿群爬去。野鹿發現瞭他,可能覺得有些奇怪,但並不驚慌,有-隻小鹿甚至蹦蹦跳跳地跑過來,在他的身上蹭來蹭去,母鹿也跟在小鹿的後面慢慢地走瞭過來。郯子暗自慶幸,趁著小鹿吃奶的時候,摘下腰間的銀瓶,摸索著找到瞭母鹿的奶頭,用以前在一位牧羊人那裡學會的手法熟練地擠取鹿乳。母鹿有點不安,卻沒有跑開,靜靜地站在那兒,直到郯子把銀瓶擠滿瞭。
盡管鹿乳已經到手.郯子仍然不願驚動鹿群.他悄悄地回到灌木叢中,掀掉身上的鹿皮,塞緊銀瓶的蓋子,然後換上瞭最後一雙新草鞋.朝著來時的方向,撒腿就跑。他馬不停蹄地跑瞭整整一個上午,快要跑出草原的時候,忽然迷瞭路,不由得焦急萬分。幸好有一位獵人從這裡經過,郯子急忙上前問路。這位好心的獵人不僅給他指出瞭正確的方位,而且還告訴瞭他一條近路。郯子按照獵人所指的方向大步如飛地往前趕.果然節省瞭不少時間,第二天傍晚就趕回傢中。
一進傢門,郯子立即取出臨行前準備好的草藥放到火上煎熬,然後才一頭撲到爹娘的身上,激動地說:"我回來瞭!"說完,淚水禁不住流瞭下來。父母用顫抖的雙手撫摸著他,一個個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藥熬好瞭。郯子服侍著兩位老人喝瞭藥,然後從懷裡取出銀瓶.把帶著自己體溫的鹿乳給父母喂瞭下去。三天以後,已經失明瞭十幾年的父母果真奇跡般地恢復瞭視力。他們拉著郯子的手,一遍又一遍地上下打量著他,哽咽著說不出話來。最後.還是父親先開瞭口,他說:"孩子,我和你娘雖然能看見瞭,你卻變得老多瞭。這都是我們拖累得你呀!"郯子趕緊對父母安慰道:"爹,娘,你們千萬別這樣說。隻要你們活得好好的,無論吃多少苦,兒子心裡也高興!"這時,鄉親們也都來瞭,一齊向兩位老人表示祝賀,同時,對郯子的一片孝心表示敬佩。
從此,郯子的賢名不脛而走。人們慕名而來,紛紛拜郯子為師,學知識,學做人。有的人為瞭求學的方便,幹脆就在這裡住瞭下來。孔子也曾經來此住過一段時間,接受郯子的教誨。人越聚越多,郯子的傢鄉由鄉村變成瞭城鎮.又由城變成瞭邦國,就稱作郯國。當地的人們都一致推舉郯子做瞭郯國的第一任國君。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