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聶元梓 文革時期北京大學的造反派領袖

聶元梓 文革時期北京大學的造反派領袖

中文名:聶元梓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河南滑縣

出生日期:1921年4月5日

主要成就: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

早年經歷

聶元梓,1921年出生於河南省滑縣。

1934年,13歲的聶元梓從本縣小學畢業,移讀於開封市北倉女子中學。其兄聶真為中共滑縣組織創始人之一。

1937年7月,聶元梓到太原市的國民師范學校接受瞭“犧盟會”主辦的軍訓,從此走上抗日救國的革命道路。

1938年,聶元梓到山西省晉城,進入華北軍政幹校學習,這年1月,年僅17歲的聶元梓加入瞭中國共產黨。

1939年,她被送到革命聖地延安,在那裡學習和工作。

1946年2月,調往哈爾濱市,先後擔任區委宣傳部長和市委理論部長,其間曾赴中央馬列學院(中共中央高級黨校的前身)學習。

1953年定為行政12級,進入中共高級幹部行列。

1963年,聶元梓調入北京大學,任經濟系副主任。

1964年調任哲學系黨總支書記。

文革時期

1966年5月25日在曹軼歐授意下,聶元梓與哲學系另6位教師在北大食堂共同張貼《宋碩、陸平、彭佩雲

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的大字報,被毛澤東稱譽為“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經批準,當年6月1日向全國廣播。趕走工作組後,聶元梓當上北大校文革籌委會主任、校文革主任。1966年8月18日上午毛主席接見百萬紅衛兵和群眾時,聶元梓應邀登上天安門城樓,受到毛主席的接見。同年11月,聶元梓組織“新北大、新師大(華東師大)聯合造反兵團”,煽動揪鬥上海市委和華東局領導人常溪萍、曹荻秋、陳丕顯。

1967年組織“除隱患戰鬥隊”,和軍師們策劃搶瞭三個“頭功”。第一是“揪叛徒”。在聶元梓的授意下,他們寫報告給康生,誣陷彭真、薄一波、安子文等同志為叛徒。這些老同志相繼被捕入獄。其中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劉仁同志被折磨致死。

第二是誣陷朱德委員長。聶元梓召集手下幹將,炮制瞭《歷史的偽造者、反黨野心傢——再評〈朱德將軍傳〉》等三篇反動文章,刊登在《新北大報》上,在國內外造成惡劣影響。

第三是貼出全國第一張公開炮打鄧小平總書記的大字報,誣陷鄧小平同志是“全國第二號最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與其同時,聶還加緊瞭對鄧小平子女的迫害。1968年春夏北大擁聶反聶兩派大規模武鬥,8月工宣隊、軍宣隊進駐北大。1969年4月當選中共第9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聶元梓不過是政治上曇花一現的人物。1969年11月,當選為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不久的聶元梓被發配到江西省鯉魚洲北大分校農場勞動。她往北京寫信。第二年夏天得以回京治病。

1971年初,聶元梓被隔離審查,限制行動自由。1973年她被安排到北京新華印刷廠參加勞動,吃住在廠。1975年轉到北大儀器廠勞動。

入獄服刑

1978年4月19日,聶元梓被捕入獄。1983年3月,57歲的聶元梓被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誣告陷害罪判處17年徒刑、剝奪政治權利4年。

晚年生活

1984年6月她準保外就醫,1986年獲得假釋,一無生活費,二無醫藥費,三無住房;在北京海淀區親戚傢的一幢樓房單元老舊二居室裡獨居。曾化名王蘭做生意致富,資助傢鄉建設。1999年起每月從街道辦事處領取600元生活費。晚年生活簡樸,患有心臟病、腰椎骨嚴重錯位等多種疾病,堅持鍛煉健身療病。

聶元梓如今獨自住在北京海淀區親戚傢的一幢樓房單元裡,由於她的子女都不在身邊,平日飲食起居就是自己照料。她喜愛讀書看報。1994年,曾有國內一個很有名的傳記作傢寫文章稱她死瞭,有人讓她跟作者和報社打官司,但經歷滄桑巨變的她,早已經平靜,聶元梓多年來,不願接受媒體的采訪。著有自傳《聶元梓回憶錄》。

全紅  外環  風雪  骨子裡  慢性腎病  咱傢  想得到  葉小婷  菲力  匹夫有責  廖發達  柴禾  時運不濟  一落千丈  弛豫時間  平地起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