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蟾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陳大羽
別名:原名漢卿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廣東潮陽
出生日期:1912年
逝世日期:2001年
職業:畫傢、書法傢、篆刻傢
畢業院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中國畫系
代表作品:《陳大羽書畫篆刻作品集》等
陳大羽 早年就讀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師從姚世影、馬公愚、諸樂三、諸聞韻、王個簃,1946年,經謝公展一位學生的介紹,得識齊白石並拜之為師,專攻大寫意花鳥畫。1948年任上海美專國畫系寫意花鳥畫講師,1950年任上海美專副教授,1958年任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曾任中國美術傢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美術傢協會、書法傢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名譽主任。
陳大羽於藝勤勉,大膽探索,承傳統以開生面。上溯徐渭、石濤、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等明清大傢,又以筆墨當隨時代之胸襟踐行藝術道路。1956年與李可染、黃潤華沿長江旅行寫生,堪領風氣之先。他的作品以觀察寫生入手,從現實生活中捕捉靈感,從平凡生活中發現美,將樂觀豁達的人生觀和熱愛生活的情感體驗融入作品之中,體現出樸實
豪邁的個性風格和時代藝術特征。
陳大羽擅長大寫意花鳥、書法和篆刻。書法以篆書、行草見長。中國畫《並蒂呈祥》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書法篆刻作品曾參加第一、二、三、四屆書法篆刻展。1980年在江蘇美術館舉辦個人作品展,1981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個人作品展。1948年出版《陳大羽畫集》,1982年出版《大羽畫選》,1988年在日本出版《陳大羽作品集》。
陳大羽藝術年表1912 壬子 1歲5月21日(農歷四月初五)出生於廣東潮陽縣棉城鎮平和東鄉八公池丁厝圍(今屬廣東省汕頭市)。取名致賢。父陳友松,德商洋行職員;母顏合,出身於打錫業手藝人傢庭。1929 己巳 18歲潮陽縣立中學初中畢業。失學在傢,自修繪畫。1930 庚午 19歲成年。取名漢卿。潮陽縣保元小學任教到1935年止。繼續自修繪畫。1934 甲戌 23歲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商洋行歇業,父親失業,傢庭生活拮據。母親毅然變賣傢物,籌錢支持兒子赴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下稱“上海美專”)暑假中小學師訓班補習美術。翌年再赴上海美專補習。得業師諸樂三先生鼓勵:“按你的成績,完全可以以同等學力,報考插班國畫科三年級。”1935 乙亥 24歲得青島本傢兩位伯父資助,插班考進上海美專國畫科三年級。從吳昌碩弟子諸樂三、諸聞韻、王個簃等老師學習寫意花鳥;又從李健老師學習書法,從馬公愚老師學習篆刻。學校教學開放,名師流動,人才濟濟,學生可擇需面聆教誨。廣增見識,大開眼界,受益良多。先後進入美專學畫的潮汕籍人士很多,有劉昌潮、林受益、李開麟、科吳維、鄭餐霞、鄭奕輝、王蘭若與吳芳谷等。1936 丙子 25歲7月,修業期滿,是為上海美專第十八屆畢業生。經劉海粟校長審定,七幅作品入選“現代繪畫展”,赴南京展出。9月返鄉,繼續任教於保元小學,兼教四序小學。是時舉辦個人畫展。1938 戊寅 27歲任教於潮陽縣南陽鄉立小學。12月,赴青島,任崇德中學美術教員。1940至1944年間先後兼任聖功女中、文德女中兩校美術教員。在青島期間,加入琴島畫會,參與趙仲玉、於希寧、赫葆真、王關石等人之琴島畫會年展。多次參加救災義賣畫展。售畫所得,捐贈災區。1943 癸未 32歲夏季,潮汕大旱,舉辦個人助賑潮汕扇面畫展,支援傢鄉救災,同時發表《多難的潮汕》一文,寄托思鄉之情。1944 甲申 33歲於青島、北平各舉辦個人畫展。暑假,由王友石先生引見,攜畫作求教於齊白石先生。白石老人見畫作,甚喜。並說自己也喜歡吳昌碩書畫,也在學。齊白石為其畫作題句:“趙吳以後,獨見陳君”。齊白石為之取名翱,字大羽,遂以字行。
1945 乙酉 34歲遷居北平。1945至1947年間,師從齊白石先生,得其激賞,畫藝日進。居北平期間還向陳半丁、黃賓虹等畫師求教受益。學畫同時,舉辦畫展,鬻畫為生。1947 丁亥 36歲齊白石為其畫作題句:“下筆之超雅,陳生過我”,“論藝術要能有天分過人,有此畫雞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況天道酬勤,大羽弟應得大名”。4月,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結識李可染先生。秋天,離開北平,回青島,任教於青島商業職業學校。於青島舉辦個人畫展。冬,出版《大羽畫集》。1948 戊子 37歲1月,於上海舉辦個人畫展,出版珂羅版《陳大羽畫集》(上海出版社)。5月,於香港舉辦個人畫展。6月,於澳門舉辦個人畫展。9月,參加琴島畫會成立十周年八人聯展(參展者有趙仲玉、陳大羽、呂品、郭夢傢、王關石、葉又新、王文彬、毋振元)。10月,應劉海粟校長之邀,回母校上海美專服務。1949 己醜 38歲上海解放。任上海美專國畫科副教授。並於上海華東軍管會文化部美術部門兼職。12月,與陳秋草、沈子丞等籌建上海新國畫研究會。1950 庚寅 39歲1月創作《共同綱領》新年畫兩幅。7月,當選上海第一屆文代會代表。10月,當選上海美協常務理事。10月29日,上海新國畫研究會成立(該會於1956年停止活動),當選常務委員。積極投入新國畫人物畫創作。創作新國畫《生產救災圖》兩幅11月,創作新國畫《娃娃戲-保衛和平》。12月,創作新國畫《保衛和平》、《貸種子圖》、《生產圖》(一)、《生產圖》(二)等作品。1951 辛卯 40歲創作新國畫《編笆鬥趕豐收》、《修操場》、《打井抗旱》、《土改》等作品。1952 壬辰 41歲2月,新國畫作品《編笆鬥趕豐收》獲上海市文化局二等獎。所作新國畫作品《苞米》、《生產救災》、《保衛和平》、《生產自救圖》選入新美術選集一、二輯(大東書局)。年底,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及山東大學藝術系的美術和音樂兩科合並成立華東藝術專科學校(下稱“華東藝專”),遷址無錫。1953 癸巳 42歲任教於無錫華東藝專美術科。1955 乙未 44歲畫作《梅園一角》參加全國美展,並於蘇聯美術雜志刊出。
1956 丙申 45歲加入中國共產黨。與李可染及其研究生黃潤華赴浙江、四川寫生,創作山水畫多幅。捷克友人收藏中國畫,請華君武代為征集,應約作扇面畫一幅。1957 丁酉 46歲赴浙江寫生,創作山水畫作品多件。加入中國美術傢協會。1958 戊戌 47歲1月,華東藝專遷至南京。6月,華東藝專更名為“南京藝術專科學校”。1959年6月定名為“南京藝術學院”(下稱“南藝”)。遷往南京,任南藝副教授。教學之餘,輔導南京市《少年之傢》繪畫班,日後有多名學生考入南藝附中。1959 己亥 48歲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陳大羽山水畫輯》,收入《烏龍山渡口》、《雁蕩山風景》、《黃壇口水電站》、《工地一角》等作品。作品收入《新中國畫選輯之三·京口新貌》(天津美術出版社)。1962 壬寅 51歲春,江蘇舉辦“清代揚州畫派作品展覽”暨專題研討會,應約撰寫並發表《試談“揚州八怪”的藝術風格》一文。夏,應山東美術傢協會之邀赴青島休養、創作。為南藝校慶創作花鳥畫作品多幅,其中以毛主席詩意創作瞭《一唱雄雞天下白》。應南京博物院曾昭燏院長之邀,為國學大師、南京大學教授胡小石先生篆寫墓志蓋。1963 癸卯 52歲秋,中國美協組織張安治、陳大羽、宋文治、白雪石等人赴江西廬山、井岡山寫生,作品其後在南京、北京展覽。1964 甲辰 53歲由中國美術傢協會主辦“張安治、陳大羽、宋文治、白雪石四人聯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四人畫展到沈陽巡展後,作品悉數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藏。1972 壬子 61歲創作《紫金山天文臺》(陳大羽、范保文聯署),發表於英文版《中國文學》第六期。1973 癸醜 62歲上海外貿部門根據周總理指示精神,派員登門征畫,應邀創作《迎春》黑畫受批判。1976 丙辰 65歲創作《舉國同慶除四害》。先後擔任南藝1976、1977、1978屆中國畫班主任、導師。1977 丁巳 66歲作畫《銀花千重億眾心》(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藏)紀念周恩來總理去世一周年。赴江西廬山,創作山水畫《廬山》,後又創作《星子一燈》。為毛主席紀念堂創作《松柏長青》。參加中日書法傢作品聯展。1978 戊午 67歲3月,作品《紅梅公雞》發表於《中國文學》。書法作品入選《毛澤東詩詞書畫精品典藏》(黑龍江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陳大羽畫輯》。赴廣西桂林寫生。書畫活動活躍,創作頗豐。1979 己未 68歲任南藝教授,研究生導師,南藝美術系主任。接待香港畫傢楊善深及其弟子林擒、黃彥華、黃佩宜等一行,進行交流。赴杭州參加西泠印社75周年紀念活動。時由呂邁陪同,赴浙江美術學院,看望恩師諸樂三先生。1980 庚申 69歲作品《並蒂吉祥》入選第五屆全國美展。“陳大羽書畫展”於江蘇省美術館展出,展品中不乏課堂示范之作。為業師,美術史論泰鬥,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俞劍華先生書寫墓志銘。1981 辛酉 70歲“陳大羽畫展”於上海美術館展出。劉海粟、顏文梁、朱屺瞻、王個簃、謝稚柳、唐雲、錢君陶、吳青霞、沈柔堅、陳秋草、程十發、應野平等師友與會,盛況空前。中國書法傢協會成立,任理事。1982 壬戌 71歲應邀參加汕頭市元宵畫會活動。劉海粟作為貴賓蒞臨,受到眾多老弟子簇擁愛戴。當年之莘莘學子,今多已步入耄耋之年,他們由衷感念母校為潮汕培養出眾多繪畫人才。陪同劉海粟等參觀汕頭名勝古跡,題字寫生作畫。出版《陳大羽畫選》(上海美術出版社)。1983 癸亥 72歲接待日本著名畫傢東山魁夷和平山鬱夫。1984 甲子 73歲赴北京參觀“齊白石畫展”。晤李可染,老友重聚,交談甚歡。8月,應邀參加上海《文匯報》復刊35周年活動。與劉海粟、朱屺瞻、王個簃合作《延年頌》巨幅大畫。1985 乙醜 74歲任第二屆中國書法傢協會常務理事。1986 丙子 75歲遊三峽,創作山水畫《三峽》。1987 丁卯 76歲2月,任南京印社副社長。1988 戊辰 77歲受江蘇省對外友好協會委派,攜夫人鄭惜花赴日本名古屋參加中攜夫人鄭惜花赴日本名古屋參加中日友好條約締結十周年慶祝活動。日方主辦“中國著名書畫傢陳大羽作品展”,並出版畫冊。當選杭州西泠印社常務理事會員。1989 己巳 78歲患白內障並發現眼底黃斑性變,入北京協和醫院治療。手術失敗,右眼失明。作畫、寫字均極困難。1990 庚午 79歲“陳大羽畫展”於汕頭展出。1991 辛未 80歲榮獲國務院首批頒發政府特殊津貼畫傢。8月,江蘇省美術館舉辦“陳大羽師生畫展”。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陳大羽畫選》。秋,香港京華出版社出版《陳大羽畫集》(由早年學生鄭金源出資)。1993 癸酉 82歲左眼白內障手術成功。視力提高後治印多枚,用眼過度,造成視力下降。“陳大羽畫展”於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1994 甲戌 83歲“陳大羽畫展”於青島市博物館展出。1995年
中國現代大寫意花鳥畫第一人陳大羽,在南京正式收劉成寶為入門弟子。劉成寶從小喜愛畫畫,天資穎悟,聰明過人。1973年起,他經常攜帶作品來南京向陳大羽先生求教,其純正的品格和苦學的精神為大羽師所賞識.1996 丙子 85歲4月,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陳大羽書法篆刻集》。1997 丁醜 86歲診斷發現腸道腫瘤,手術切除。1998 戊寅 87歲正式退休。赴廣東汕頭養疴休息。1999 己卯 88歲為中央軍委八一大樓創作丈二大畫《虯松龍柏圖》。2000 庚辰 89歲接受二次手術,5月出院。入住華東飯店休養,為籌備書畫展全力投入創作,展品年底基本完成。2001 辛巳 90歲春節前後,應薑堰市人民政府之邀,為《高二適紀念館》開館撰開館撰寫“真知灼見,文如其人”篆書楹聯。按中國傳統習俗,新春即添一歲,是年九十。題”陳大羽九十春秋書畫展”,畫集由中華書局出版。5月1日,因僅一眼有光感,出傢門接信返身時,摔倒於臺階之上,肋骨骨折,臥床不起。5月10日,《陳大羽九十春秋書畫集》(中華書局)發行。5月15日,南京藝術學院主辦“陳大羽九十春秋書畫展”,首站於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5月28日,“陳大羽九十春秋書畫展”於江蘇省美術館開幕,因住院未能親自參加。6月1日晨6時28分逝世。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