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菜譜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蓬萊小面

蓬萊小面的傢常做法中勾芡時一定要用大勺綠豆淀粉勾芡,這樣不易粘鍋。而且撒蛋液時要禁止10秒鐘這樣蛋花更加漂亮,這道小面好吃,關鍵是湯鹵的做法特殊,用珍稀海魚加吉熬湯制作而成。下面把詳細制作方法分享給大傢。

蓬萊小面是蓬萊的傳統名吃,它歷史悠久,流傳百年。是蓬萊廚師無意之中創新制成。小面好吃,關鍵是湯鹵的做法特殊,它用珍稀海魚加吉熬湯,用綠豆淀粉勾芡制鹵,所以味道鮮美異常。面條煮熟後,放入小碗澆鹵食用,面條量少,每碗一兩,故得名小面。小面柔韌筋道、鹵汁鮮美滑爽,普通人連吃幾碗再平常不過,是蓬萊群眾最喜歡的美味,也是招待貴客、婚嫁喜事的必備食物

蓬萊小面的做法圖解:

1、提前準備好所材料。

2、加吉魚洗凈、刮去魚鱗、清除內臟。

3、加入1小勺鹽醃制20分鐘。

4、蔥切段、薑切片、泡發的木耳撕成小片。

5、加吉魚放鍋裡,加入半鍋清水,放入蔥薑、八角、料酒,大火燒開轉小火熬制20分鐘。

6、將魚肉剔下,和魚湯一起放入鍋中,加入木耳,加入蔥薑末。

7、加入生抽2小勺、鹽1小勺。

8、待魚湯沸騰後,將水淀粉均勻撒入鍋中,用大勺攪拌至湯汁粘稠後。

9、撒入打勻的蛋液。

10、十幾秒後,待蛋花凝固即可撒麻油攪勻。

11、鍋中水開後,下拉面入鍋煮熟,撈出後放入小碗中,最後澆上做好的魚肉湯鹵即可。

成品圖:

蓬萊小面怎麼做好吃技巧:

1、勾芡時,一定要用大勺攪拌均勻,防止芡汁粘鍋。

2、撒蛋液時,要停置十秒時間再攪動,這樣做好的蛋花均勻好看。

蓬萊小面歷史:

蓬萊小面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其創始人為廚師衣福堂,亦稱“衣福堂小面。”據傳店主於寶善在蓬萊縣城西街路北設址開店,聘衣福堂為廚。煙臺開埠,蓬萊為內地通煙臺的要道,過往客商巨賈頗多,飲食業終日火爆,且有供不應求之感。一日三名客商於天黑之前趕到此店,想吃碗面條繼續趕路,店主於寶善命廚師衣福堂速做面條三碗,怎奈面條所剩無幾,湯鹵原料用盡,天已藏黑,上街買料不成。俗話說:“巧婦難做無米之炊”,這可難壞瞭衣福堂。他左思右想,計上心來,將所剩面條分成三小碗,將做菜用的清蒸加吉魚拆肉,連同熟豬肉切丁,倒入雞湯,加木耳、食鹽、花椒水燒開,用濕淀粉勾米湯芡,淋入雞蛋液,再滴上香油澆在面坯上。面條剛盛好,熱氣回旋四處散揚,香氣飛散到很遠的地方,行路人聞香止步,情不自禁地站在下風處流口水;有很多人站在飯店門口咂嘴幹嚼,斜著眼往飯店裡顧盼;手捧食器的服務員不斷地舔著嘴唇;侍候在桌邊的人呆呆地站在那裡幹咽唾沫。好一番饞人的景象。當客商們用心品嘗面條時,大加贊賞,稱道此面“天上仙味”。遂請衣福堂於桌前,詢其制作方法,衣福堂如此這般照說,客商們聽後大悅,賞白銀三錠。從此蓬萊小面便流傳開來,古登州街上經營飲食的攤點競相效仿,名聲大振,並迅速叫響齊魯大地。解放後,蓬萊城鎮各飯店均有蓬萊小面供應,以蓬萊飯店和登州餐館制作的質量最佳。

蓬萊小面之所以久負盛名,成為名吃,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它制作的面坯采用“福山拉面”的技法,面條筋抖甘香;

二是制作小面的鹵汁選用蓬萊沿海生產的加吉魚為主要原料,再配以雞湯和各種調配料,滋味鮮美。

蓬萊小面是在“福山拉面”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風味小吃。因每碗的面坯為50g,且鹵多面少,用綠豆瓷的小湯碗作盛器,形狀小巧玲瓏,故稱“蓬萊小面”。

陌上桑  山慈姑  附屬工程  侯屯  劉喪  東谷鄉  澄朗橋  西白  營養快線  阿拉伯糖  鬢發  香豌豆  掃地出門  高紅  井渫莫食  河南衛輝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