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山慈菇
来源:74U閱讀網
巴豆樹根別名:大葉雙眼龍根,擋蛇劍,獨行千裡,
巴豆樹根簡介:巴豆樹根,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tigliumL的根。分佈於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溫中散寒,祛風鎮痛,殺蟲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胃痛,寒濕痹痛,牙痛,外傷腫痛,癰疽疔瘡,毒蛇咬傷。
巴豆樹根功效作用
功能
溫中散寒,祛風鎮痛,殺蟲解毒。主治
胃痛,寒濕痹痛,牙痛,外傷腫痛,癰疽疔瘡,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搗敷;煎水熏洗,酒浸或研末調敷。禁忌
體弱者及孕婦禁服。巴豆樹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癰疽發背,腦疽,鬢疽:掘取巴豆樹根,洗,搗敷患處,留頭。(《本草綱目》引《楊誠經驗方》)巴豆樹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采,洗凈,切片,曬幹。巴豆樹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大戟科植物巴豆。形態特征
灌木或小喬木,高3-6米;嫩枝被稀疏星狀柔毛,枝條無毛。葉紙質,卵形,稀橢圓形,長7-12厘米,寬3-7厘米,頂端短尖,稀漸尖,有時長漸尖,基部闊楔形至近圓形,稀微心形,邊緣有細鋸齒,有時近全緣,成長葉無毛或近無毛,幹後淡黃色至淡褐色;基出脈3(-5)條,側脈3-4對;基部兩側葉緣上各有1枚盤狀腺體;葉柄長2.5-5厘米,近無毛;托葉線形,長2-4毫米,早落。總狀花序,頂生,長8-20厘米,苞片鉆狀,長約2毫米;雄花:花蕾近球形,疏生星狀毛或幾無毛;雌花:萼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約2.5毫米,幾無毛;子房密被星狀柔毛,花柱2深裂。蒴果橢圓狀,長約2厘米,直徑1.4-2厘米,被疏生短星狀毛或近無毛;種子橢圓狀,長約1厘米,直徑6-7毫米花期4-6月。分佈區域
產於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四川和雲南等省區。分佈於亞洲南部和東南部各國、菲律賓和日本南部。生長環境
生於村旁或山地疏林中,或僅見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