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
来源:74U閱讀網
香膠木根皮別名:
香膠木根皮簡介:香膠木根皮,中藥名。為榆科植物假玉桂CeltistimorensisSpan.的根皮。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消腫,止血之功效。用於跌打損傷,瘡瘍腫痛,外傷出血。
香膠木根皮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消腫,止血。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瘡瘍腫痛,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撒或調敷。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具有明顯的抗分枝桿菌、大腸愛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活性。相關論述
《廣西本草選編》:“去瘀散結,消腫止血。”香膠木根皮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跌打瘀腫,扭挫傷:(鮮香膠木)根皮,搗爛,酒調外敷。
2、治瘡癤腫痛:(鮮香膠木)根皮,搗爛外敷。
3、治外傷出血:(香膠木)根皮研粉,撒佈患處。(1-3方出自《廣西本草選編》)
香膠木根皮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剝皮,鮮用或曬幹。香膠木根皮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榆科植物假玉桂。形態特征
假玉桂又名:相思樹,香膠木。常綠喬木,高達20米,樹皮灰白、灰色或灰褐色,木材有惡臭;當年生小枝幼時有金褐色短毛,老時近脫凈,褐色,有散生短條形皮孔;冬芽外部鱗片近無毛,內部鱗片被毛。葉幼時被散生、金褐色短毛,毛在三條主脈上較多,老時脫凈,革質,卵狀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13厘米,寬2.5-6.5厘米,先端漸尖至尾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開,稍不對稱,基部一對側脈延伸達3/4以上,但不達先端,其他對側脈不顯,因而似具三條主脈,由中脈伸出的第一級側脈多平行狀,近全緣至中部以上具淺鈍齒;葉柄長3-12毫米。小聚傘圓錐花序具10朵花左右,幼時被金褐色毛,在小枝下部的花序全生雄花,在小枝上部的花序為雜性(兩性花多生於花序分枝先端,雄花多生於下部),結果時通常有3-6個果在一果序上,果容易脫落。果寬卵狀,先端殘留花柱基部而成一短喙狀,長8-9毫米,成熟時黃色、橙紅色至紅色;核橢圓狀球形,長約6毫米,乳白色,四條肋較明顯,表面有網孔狀凹陷。分佈區域
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西藏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或密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