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野苧麻

野苧麻

野苧麻別名:野麻,八楞麻,大接骨,雙合合,牙呼光,老母豬掛面,牛鼻子樹,

野苧麻簡介:野苧麻,中藥名。為蕁麻科苧麻屬植物束序苧麻BoehmeriasiamensisCraib的全株。分佈於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除濕,祛風止癢,活血調經之功效。用於腸癰,腹痛,泄瀉,經閉,痞塊,風濕痹痛,濕疹,皮膚瘙癢。

野苧麻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除濕,祛風止癢,活血調經。

主治

用於腸癰,腹痛,泄瀉,經閉,痞塊,風濕痹痛,濕疹,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主治腸癰,經閉腹痛,泄瀉,風濕痛,蕁麻疹,皮膚瘙癢,濕疹,痘瘡。”

野苧麻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蕁麻疹:老母豬掛面,五除葉,松毛尖各適量。煎水洗。(《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野苧麻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幹。

野苧麻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蕁麻科苧麻屬植物束序苧麻。

形態特征

灌木,高1-3米;小枝疏或密被短伏毛;芽卵形或狹卵形,長2-5毫米,鱗片三角狀卵形。葉對生;葉片厚紙質,狹卵形、.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8厘米,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淺心形或圓形,稍偏斜,邊緣在基部之上有多數小牙齒,兩面疏被短伏毛,側脈3-4對,下面隆起,脈網明顯;葉柄長0.2-1厘米;托葉狹三角形或鉆形,長6-8毫米。穗狀花序在當年生枝頂部單生葉腋,在其下,2-4條生葉腋或落葉腋部,在同一植株全為雌性,或枝上部的雌性,其下的兩性或雄性,長4-6厘米;團傘花序直徑1.5-2.5毫米,密集,互相鄰接;苞片卵形或橢圓形,長2.5-3.5毫米,背面有短柔毛。雄花:花被片4,橢圓形,長1.8-2毫米,合生至中部,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長約2.5毫米,花藥長約0.8毫米;退化雌蕊倒卵形,長約0.4毫米。雌花:花被紡錘形,長約1毫米,頂端約有3小齒,外面被柔毛,果期呈菱狀狹倒卵形或仍為紡錘形,長1.8-2毫米;柱頭長約0.8毫米。瘦果卵球形,長約0.8毫米,光滑。花期3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1000m左右的山地陽坡灌叢中或疏林中。

管理體制  政府工作  申訴  育園  珠溪路沙傢  馬奶酒  來自於  棕黃  言鬱角  路東七  紅魔鬼  AC  內表皮  臺中縣  安涉橋東  福門村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