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醬草
来源:74U閱讀網
幹檀香別名: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香疙瘩,幹香樹,山蘇木,土檀香,豆瓣香,
幹檀香簡介:幹檀香,中藥名。為檀香科植物沙針OsyriswightianaWall.exWight或其變種豆瓣香樹OsyriswightianaWall.exWightvar.rotundifolia(Tam)Tam的全株。分佈於廣西、四川西南部、雲南、西藏等地。具有疏風解表,活血調經之功效,用於感冒,咳嗽,月經不調,痛經。
幹檀香功效作用
功能
疏風解表,活血調經。主治
用於感冒,咳嗽,月經不調,痛經。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相關論述
《雲南中草藥》:“疏風解表,清熱解毒,調和氣血。主治咳嗽,感冒,胃痛,心腹痛,胎動不安,月經不調,痛經。”幹檀香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感冒,咳嗽,幹檀香全株9-15g。煎水服。(《雲南思茅中草藥選》)幹檀香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雜質,洗凈,曬幹。幹檀香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檀香科植物沙針或其變種豆瓣香樹。形態特征
1、沙針:灌木或小喬木,高2-5m。枝細長,嫩時呈三棱形。葉片薄革質,灰綠色,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2.5-6cm,寬0.6-2cm,先端尖,有短尖頭,基部漸狹,下延而成短柄。花小;雄花2-4朵集成小聚傘花序;花梗長4-8mm;花被直徑約4mm,裂片3;花盤肉質,彎缺;雄蕊3,花絲很短,不育子房呈微小的突起,位於花盤中央;雌花單生,偶4或3朵聚生;苞片2枚;花梗頂部膨大;花盤、雄蕊如同雄花,但雄蕊不育;兩性花外形似雌花,但具發育的雄蕊;胚珠通常3枚,柱頭3裂。核果近球形,先端有圓形花盤殘痕,成熟時橙黃色至紅色,幹後淺黑色,直徑8-10mm。花期4-5月,果期10月。2、豆瓣香樹:本變種的葉厚革質,近圓形至闊倒卵形,長12-15mm,寬9-10mm,先端鈍或近圓形,基部鈍,兩面粗糙,密佈明顯腺體,側脈不明顯;葉柄長1-2mm或近無柄;果直徑4.5mm。生長環境
1、沙針:生於山坡灌叢中或石崖邊。分佈於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2.、豆瓣香樹:生於多石的向陽山坡。分佈於四川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