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臎
来源:74U閱讀網
甘菊別名:
甘菊簡介:甘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小甘菊Cancriniadiscoidea(Ledeb.)Poljak.的全草。具有清熱祛濕之功效。用於濕熱黃疸。
甘菊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祛濕。主治
用於濕熱黃疸。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24g。藥理作用
具有顯著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還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甘菊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切段曬幹。甘菊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主根細。莖自基部分枝,被白色綿毛。葉灰綠色,葉片長圓形或卵形,長2-4cm,寬1~1.5cm,二回羽狀深裂,先端裂片卵形至寬線形,先端鈍或短漸尖;葉柄長,基部擴大。總苞直徑7~12mm,被疏綿毛至幾無毛;總苞片草質;花托凸起,錐狀球形;花黃棕色,氣香,味微苦、澀。甘菊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植物小甘菊。形態特征
小甘菊,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20cm。莖直立或斜生,被灰白色綿毛。葉柄長,基部擴大;葉片矩圓形或卵形,長3-4cm,寬1-1.5cm,羽狀深裂,裂片2-5對,每個裂片又2-5淺裂或深裂,先端小裂片卵形或寬條形,先端鈍或漸尖,全部葉片被灰白色綿毛至幾無毛。頭狀花序單生於長4-16cm的梗上;總苞直徑7-12mm,被疏綿毛或幾無毛;總苞片3-4層,草質,外層總苞片條狀披針形,邊緣幾無膜質,內層總苞片短於外層的一倍半,條狀矩圓形,邊緣寬膜質;花托明顯凸出,錐狀球形;花黃色,全部筒狀,具5齒裂。瘦果長1.8-2.2mm,無毛,具5條縱肋,先端具長約1mm的膜質小冠,小冠5淺裂。花、果期4-9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甘肅、新疆及西藏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低山區多礫石的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