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白雞屎藤

白雞屎藤

白雞屎藤別名:飛龍接骨,青龍跌打,

白雞屎藤簡介:白雞屎藤,中藥名。為葡萄科白粉藤屬植物白粉藤Cissus repens( Wight et Arn.)Lam.的莖藤。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濕熱痢疾,癰腫疔瘡,濕疹瘙癢,毒蛇咬傷。

白雞屎藤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

濕熱痢疾,癰腫疔瘡,濕疹瘙癢,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倍量;或絞汁飲。外用:煎水洗或搗爛敷。

禁忌

《福建藥物志》:“孕婦禁服。葉不可內服。”

相關論述

1、《本草求原》:“(煎酒飲)散毒消腫,治小腸氣。”

2、《廣西本草選編》:“拔毒消腫。主治痰火瘰癧,癰瘡腫毒,毒蛇咬傷,腎炎,痢疾。”

3、《全國中草藥匯編》:“治小兒濕疹。”

4、《福建藥物志》:“清熱解毒,消腫通乳。主治痢疾,久咳腎盂腎炎,乳汁稀少”

白雞屎藤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腎炎、痢疾:白粉藤鮮莖(去汁)9-15g,水煎,加冰糖沖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瘰癧:白粉藤莖、白蘞各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閉合性骨折:飛龍接骨、蠶豆七、綠葡萄、胡椒或酒藥各適量,搗敷患部;如系開放性骨折,去後二藥。(《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4、治產後乳汁稀少:白粉藤鮮藤適量,搗絞取汁,和米煮粥服。(《泉州本草》)

5、治久咳:白粉藤莖、百合各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白雞屎藤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10月割取莖藤,切段,曬幹或鮮用。

白雞屎藤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葡萄科白粉藤屬植物白粉藤。

形態特征

草質藤本,長達數米。根具塊根。卷須二叉狀分枝,與葉對生;小枝通常被白粉,枝稍帶肉質,綠色,有縱條紋,幹時易在節上脫離。單葉互生;葉柄長4-5cm,無毛;托葉斜菱形,基部楔形;葉片膜質,心狀卵形或狹卵形,長5-10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邊緣有疏銳小鋸齒或有時僅3淺裂,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花兩性,聚傘花序與葉對生,少花,第一次分枝呈傘形狀;基部常有小苞片;花萼盤狀,全緣,外有微柔毛及睫毛;花瓣4,分離;雄蕊4,與花瓣對生;花盤杯狀,子房略短於雄蕊,花柱極短,近鉆形。漿果肉質,倒卵形或球形,熟時紫色。種子1顆。花期夏、秋季。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南及貴州、雲南、臺灣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m左右的山坡、路旁曠地或河谷兩岸的疏林中。

前倨後恭  青石  橫竇  肉鋪  亞麻酸  發揚蹈厲  果蝠  楊昕  不要外出  場北  來定  宗古  內力  親朋好友們  尾數  源於生活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