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黃楝樹

黃楝樹

黃楝樹別名:

黃楝樹簡介:黃楝樹,中藥名。為漆樹科植物黃連木PistaciachinensisBunge的葉芽、葉或根、樹皮。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甘肅、臺灣等地。具有清暑,生津,解毒,利濕之功效。用於暑熱口渴,咽喉腫痛,口舌糜爛,吐瀉,痢疾,淋證,無名腫毒,瘡疹。

黃楝樹功效作用

功能

清暑,生津,解毒,利濕。

主治

用於暑熱口渴,咽喉腫痛,口舌糜爛,吐瀉,痢疾,淋證,無名腫毒,瘡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醃食,葉芽適量。外用:適量,搗汁塗或煎水洗。

相關論述

1.《救荒本草》:“黃楝樹,生鄭州南山野中。葉似初生椿樹葉而極小,又似楝葉,色微帶黃,開花紫赤色,結子如豌豆大,生青,熟亦紫赤色。”

2.《綱目拾遺》:“黃練芽,春初采嫩芽。小兒生食之,取其清香可口,味帶苦澀如黃連,故名。”

黃楝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風濕瘡或漆瘡初起:黃連木葉或樹皮150g,板栗根皮120-150g。搗細,用初沸米湯沖泡,加蓋悶1-2小時後擦洗患處。(《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黃楝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季采集葉芽,鮮用;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幹;根及樹皮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幹。

黃楝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漆樹科植物黃連木。

形態特征

黃連木又名:涼茶樹、勝鐵力木、楷木、楷樹、倒鱗木、木黃連、木蓼樹、田苗樹、黃連樹。落葉喬木,高達20m以上。樹皮暗褐色,呈鱗片狀剝落;幼枝灰棕色,具細小皮孔,疏被柔毛或近無毛;冬芽紅色,有特殊氣味。偶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7對;小葉柄長1-2mm;小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10cm,寬1.5-2.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偏斜,全緣,兩面主脈間有細微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排成密集總狀花序,長5-8cm,花的基部具小苞片2,萼片1-2,雄蕊3-5,花絲短,長不到0.5mm,花藥長圓形,大,長約2mm;雌花排成疏散圓錐花序,長18-20cm,花小,無花瓣;子房上位,球形,無毛,徑約0.5mm,花柱極短,柱頭3,厚肉質,紅色。核果倒卵狀球形,略壓扁,徑約5mm,成熟時紫紅色,幹後具縱向細條紋,先端細尖。花期3-4月,果期9-11月。

分佈區域

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甘肅、臺灣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40-3550m的低山、丘陵、石山林或平原。

昏懦  劉陸村北  柳蔭街  盤龍寨  自然死亡  創遠  消極作用  男主人公  騾馬  凈值  高中女生  黎逢  生物蝶呤  易集  拉人進  文體活動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