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
来源:74U閱讀網
牛角七別名:黑羌活,肉五加,雪秦歸,麗江土當歸,
牛角七簡介:牛角七,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芹葉龍眼獨活AraliaapioidesHand.-Mazz.的根。分佈於四川西南部和雲南西北部。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消腫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胃痛,腰痛,淋巴腺炎。
牛角七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活血消腫。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胃痛,腰痛,淋巴腺炎。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註意事項
孕婦忌服。藥理作用
抗病毒作用和抑菌作用。相關論述
1、《全國中草藥匯編》:“苦、辛,微溫。”
2、《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消炎生肌。主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牛角七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濕熱下痢:牛角七、馬齒莧、薤白頭各15-20g,水煎服。
2、治跌打損傷、燙火傷:鮮牛角七適量,搗爛外敷。(1-2方出自《土傢族藥物志》)
牛角七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後采根,鮮用或切片曬幹。牛角七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五加科植物芹葉龍眼獨活。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1.5m。地下根莖粗厚。葉互生;柄長2-15cm,小葉柄長1-10mm;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先端離生部分披針形;莖下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復葉,長30-60cm,每羽片有小葉3-9,葉軸基部膨大抱莖;莖上部的葉單生或一至二回羽狀復葉;葉片膜質,闊卵形至長卵形,長1-10cm,寬1-5cm,頂生小葉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至鈍形,側生小葉先端鈍,基部有時偏斜,邊緣通常有深缺刻和重鋸齒,上面無毛或略有糙毛,下面疏被柔毛;側脈4-5對。花序頂生和腋生,由傘形花序集成疏松的圓錐花序,長15-30cm,無毛或被疏柔毛,傘形花序有7-10花,花梗長1.5-3cm,小花梗長5-10mm;花小,紫色,直徑約3mm;萼筒邊緣5齒裂,三角狀卵形;花瓣5,三角狀卵形;雄蕊5;子房5室,稀3室,花柱5,稀3,離生。核果橢圓狀球形,漿果狀,直徑約4mm,熟時黑色,具5棱。花期6-7月,果期8-9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四川西南部和雲南西北部。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3600m的高山林下、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