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花杜仲藤

花杜仲藤

花杜仲藤別名:有用花皮膠藤,刺耳南,刺耳藍,花喉崩,喉崩癩,頭鉗模,眼角藍,

花杜仲藤簡介:花杜仲藤,中藥名。為夾竹桃科植物花皮膠藤Ecdysanthera utilis Hayata et Kaw的樹皮。具有祛風通絡,活血消腫,解毒的功效。主治小兒麻痹後遺癥,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瘡毒。

花杜仲藤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通絡,活血消腫,解毒。

主治

小兒麻痹後遺癥,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註意事項

本品不宜過量服用,否則易產生頭暈、嘔吐等副反應。

花杜仲藤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剝取樹皮,曬幹或鮮用。

花杜仲藤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樹皮呈卷筒或槽狀,厚1-3mm,外表面紫褐色或棕褐色,粗糙,皮孔白色,密而明顯,刮去栓皮顯棕黃色,內表面淡紅褐色,具細縱紋。折斷面有稀疏白色膠絲相連,彈性差。氣微,味微澀。顯微鑒別樹皮橫切面:木栓層8-20列木栓細胞,常間有石細胞群。皮層窄,散有纖維;石細胞散在或斷續成環。韌皮部寬廣,中部向外散有石細胞群;乳管散在;射線寬1-3列細胞。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和淀粉粒。

花杜仲藤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夾竹桃科植物花皮膠藤。

形態特征

木質高大藤本,長可達50m,直徑10-30cm。莖皮紅褐色,粗糙,密被皮孔,無毛。葉對生;葉柄長1.5-2.5cm;葉片橢圓形,長5-10cm,寬2-6cm,先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兩面均無毛;側脈3-4對。聚傘花序頂生兼有腋生,三歧,被微柔毛,開淡黃色小花,花萼5深裂,內面基部具有5個小腺體;花冠近壇形,花冠筒喉部無副花冠,基部向右覆蓋;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基部,花絲短,花藥披針狀箭頭形;花盤5裂;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花柱短,柱頭先端2裂。蓇葖2枚,叉開近一直線,圓筒狀,長達23cm。種子壓扁狀,淡褐色,先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約4cm。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

分佈區域

分佈於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間密林中及山谷、水溝旁濕潤處。

天石  孟遲  弗裡斯蘭  不留  花王  國美電器  生理鹽水  運營平臺  蒿子桿  軍械庫  淺灣  楸樹  牙角  青雲直上  柳明  灣南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