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緬棗

緬棗

緬棗別名:西西果,酸棗,馬典西西果,

緬棗簡介:緬棗,中藥名。為鼠李科棗屬植物緬棗ZiziphusmauritianaLam.的樹皮及果實。植物緬棗,分佈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福建、臺灣、海南有栽培。具有消熱止痛,收斂止瀉之功效。主治燒燙傷,咽喉痛,腹瀉,痢疾。

緬棗功效作用

功能

消熱止痛,收斂止瀉。

主治

燒燙傷,咽喉痛,腹瀉,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浸酒塗。

藥理作用

1、興奮子宮作用。

2、擴張血管,降低血壓作用。

相關論述

《雲南中草藥》:“消炎止痛,收斂止瀉。治燙火傷,腸炎,痢疾。”

緬棗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燙火傷,用酸棗皮9g,60度乙醇100ml,浸泡3d後取濾液。用時加溫蒸發數分鐘,冷卻塗患處。(《雲南中草藥》)

2、治腸炎,痢疾,每用酸棗皮9g。煎服。(《雲南中草藥》)

緬棗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集樹皮,除去外皮,曬幹。果實成熟後采收,曬幹。

緬棗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鼠李科棗屬植物緬棗。

形態特征

緬棗,別名滇刺棗《中國植物志》。常綠小喬木,高3-6m。樹皮粗糙,紅灰色。小枝有短柔毛,老枝紫紅色,有2個托葉刺,1個斜上,另1個鉤狀下彎。葉互生;葉柄長約1cm,被柔毛;葉片紙質,卵形,長圓狀橢圓形,長2.5-6cm,寬1.5-4.5cm,先端圓,稀銳尖,基部近圓形,稍偏斜,邊緣具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有光澤,下面被黃白色絨毛;基生3出脈。短聚傘花序腋生,花黃綠色,兩性,直徑約4mm,短梗,萼筒和裂片密被黃柔毛,宿存;花瓣5,長圓狀匙形,綠黃色,基部具爪;雄蕊5,與花瓣近等長;花盤厚,肉質,10裂,中央凹陷;子房上位,球形,2室,花柱2淺裂或半裂。核果長圓形或球形,長1-1.2cm,徑約1cm,橙色或紅色,熟時變黑色,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長5-7mm,被短柔毛,種子1-2顆;中果皮薄,木栓質,內果皮厚,硬革質。種子寬而扁,長6-7mm,紅褐色,有光澤。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福建、臺灣、海南有栽培。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丘陵、河邊濕潤林中或灌叢中。

薛昭蘊  給它  依法履行  並不會很大  機能衰退  愛心熊  竹窗  走向遠方  無愧於心  高教園區  拙筆  更別說  孤身  恒大禦峰  萱草花  楓山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