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芒花

芒花

芒花別名:笆茅花,

芒花簡介:芒花,中藥名。為禾本科芒屬植物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的花序。具有活血通經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閉經,產後惡露不凈,半身不遂。

芒花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通經。

主治

月經不調,閉經,產後惡露不凈,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

化學成分

花穗含黃酮糖苷:洋李苷和芒花苷等。

藥理作用

對免疫系統的作用:芭芒花穗水提取物對小鼠IgE形成具有抑制作用,成分MSIS(一種不可透析成分,相對分子質量>50000D)對IgE形成有很強的抑制作用。MSIS腹腔註射或鼻腔內給藥,對註射二硝基苯基,卵清蛋白抗原引起的原發性和繼發性免疫反應均有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1、《草木便方》:“治產後惡露脹,月閉血竭,去瘀。”

2、《全國中草藥匯編》:“活血通經。主治月經不調,半身不遂。”

芒花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半身不遂:芒花序60-90g,癟桃幹30g。水煎,沖燒酒服,早晚各1次。(《浙江藥用植物志》)

芒花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1月采收。

芒花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禾本科芒屬植物芒。

形態特征

宿根多年生草本。高1-2m。無毛或在花序以下疏具柔毛。葉鞘均長於節間,除鞘口有長柔毛外,餘均無毛;葉舌鈍圓,長1-2mm,先端具纖毛;葉片線形,長20-50cm,寬6-10mm,無毛,或下面疏具柔毛並被白粉。圓錐花序扇形,長15-40cm,分枝較強壯而直立,每節具1短柄和1長柄小穗;穗軸節間長4-8mm,無毛;短柄長1.5-2(-3)mm,長柄向外開展,長4-6mm;小穗披針形,長4.5-5mm,基盤具白色至黃褐色之絲狀毛;第一穎先端漸尖,具2脊,背部全部無毛,具3脈,第二穎舟形,先端漸尖,背部無毛,邊緣具小纖毛;第一外稃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鈍;第二外稃較狹,在先端1/3處以上具2齒,齒間具1芒,芒長8-10mm,膝曲,芒柱稍扭曲,內稃微小,先端不規則地齒裂。花、果期7-11月。

分佈區域

廣佈南北各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或河邊濕地。

如夫人  新俊通  食足  海娃  成敗利鈍  路川展路  中珠橋  白僵菌  管敬仲  深海狂鯊  鐵設院  曬經  公敵  村歌社鼓  洪勝  尖田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