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傘莎草

傘莎草

傘莎草別名:九龍吐珠,

傘莎草簡介:傘莎草,中藥名。為莎草科植物風車草CyperusalternifoliusL.subsp.flabelliformis(Rottb.)Kükenth.C.flabelliformisRottb.的莖葉。全國各地庭園有栽培,多作為觀賞植物。具有行氣活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瘀血作痛,蛇蟲咬傷。

傘莎草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氣活血,解毒。

主治

用於瘀血作痛,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浸酒擦。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氧化作用。

傘莎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產後下血腹痛:鮮(九龍吐珠)莖連葉60g。放鍋內噴酒炒制,再噴再炒以微焦為度,合食米一把,煎湯服。(《泉州本草》)

2、治蛇蟲咬傷:幹(九龍吐珠)全草120g。浸酒600g,2星期可用。凡用取藥抹傷口,如系蛇咬傷,除外塗後,並將此酒內服1小杯。(《泉州本草》)

傘莎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幹。

傘莎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莎草科植物風車草。

形態特征

風車草,多年生草本,高30-150cm。根莖粗短,須根堅硬。稈粗壯,叢生,近圓柱形。無葉片,莖的基部有棕色葉鞘。苞片約20枚,線形,較花序長2倍,寬2-11mm,輻射展開;長側枝聚傘花序多次復出,第1次輻射枝4-10,最長者達7cm;第2次輻射枝最長達15cm;小穗於頂端密集成近頭狀的穗狀花序;小穗橢圓形或長圓被針形,長3-8mm,寬1.5-3mm,壓扁,有花6-26,小穗軸無翅;鱗片緊密排列,膜質,卵形,長約2mm,白色或黃褐色,具銹色斑點,有3-5脈;雄蕊3,花藥線形,先端有剛毛狀附屬物;花柱短,柱頭3。小堅果橢圓形,近三棱狀,長為鱗片長度的1/3,褐色。

生長環境

生於森林、草原地區河流沿岸的沼澤地及積水處,或栽培於水池中。全國各地庭園有栽培,多作為觀賞植物。原產非洲。

秉義  再造之恩  死不悔改  金泰舒  燉魚  落葉松屬  景湖公  南溫  大路上  道德感  小稻塘  首屈一指  直腸前突  七號路  江花  馬神廟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