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紫荊皮

紫荊皮

紫荊皮別名:肉紅,內消,紫荊木皮,白林皮,

紫荊皮簡介:紫荊皮,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紫荊CercischinensisBunge的樹皮。具有活血,通淋,解毒的功效。主治婦女月經不調,瘀滯腹痛,風濕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癰腫,疥癬,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紫荊皮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通淋,解毒。

主治

婦女月經不調,瘀滯腹痛,風濕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癰腫,疥癬,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註意事項

孕婦禁服。

藥理作用

1、抗炎鎮痛作用:本品樹皮煎劑20g/kg灌服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及角叉菜膠所致小鼠足腫脹均有顯著抑制作用,並能明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體次數,表明有明顯抗炎、鎮痛作用。但對戊巴比妥鈉所致小鼠睡眠時間及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所致小鼠睡眠數均無協同效果,表明無鎮靜作用。

2、對腸道半滑肌的影響:本品樹皮煎劑40mg/ml濃度可抑制離體大鼠十二指腸平滑肌的自發運動,使收縮幅度降低,頻率減慢。20mg/ml還顯著拮抗乙酰膽堿、氯化鋇所致腸管痙攣,表明有解痙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本品樹皮煎劑於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以及紅色毛癬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曾報告還可抑制流感病毒,並延緩埃可病毒所致細胞病變。

毒理作用

本品樹皮煎劑灌服對小鼠的LD50為100.5±10.8g/kg。

相關論述

1、《日華子》:“紫荊木通小腸,皮梗同用。”

2、《開寶本草:“主破宿血,下五淋,濃煮服之。”

3、《綱目》:“活血行氣,消腫解毒,治婦人血氣疼痛,經水凝澀。”

4、《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咽喉、牙痛,女人月經不調,紅崩白帶,散血止痛。癬瘡。”

5、《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喉痹,外用塗蛇蟲咬傷。”

6、《河北中草藥》:“治風濕性關節炎。”

紫荊皮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婦人血氣:紫荊皮為末,醋糊丸,櫻桃大。每酒化服一丸。(《婦人良方補遺》)

2、治鶴膝風攣:真紫荊皮。老酒煎,候溫常服。(《直指方》)

3、治產後諸淋:紫荊皮五錢。半酒半水煎,溫服。(《婦人良方補遺》)

4、治一切癰疽、發背、流註、諸腫毒冷熱不明者:川紫荊皮(炒)五兩,獨活(去節,炒三兩,赤芍藥(炒)二兩,白芷(生)一兩,木蠟(又名望見消、陽春雪,隨加減妙,即石莒蒲)。為末。用蔥湯調熱敷。(《外科集驗方》沖和仙膏,又名黃雲膏、仙膏)

5、治內消初生癰腫:白芷、紫荊皮。為末酒調。(《外科集驗方》一勝膏)

6、治痔瘡腫痛:紫荊皮五錢。新水食前煎服。(《直指方》)

7、治傷眼青腫:紫荊皮。小便浸七日,曬研。用生地黃汁、薑汁調敷,不腫用蔥汁。(《永類鈐方》)

附註

另有雲南紫荊CercisyunnanensisHuetCheng分佈於雲南,根皮在民間作紫荊皮用。根皮呈圓筒狀或不規則塊片狀,外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有橫紋,內表面深棕色,具細縱紋。

紫荊皮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8月剝取樹皮,曬幹。

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泥土,切寬絲,幹燥,篩去灰屑。

紫荊皮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

紫荊皮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樹皮呈筒狀或槽狀或不規則的塊片,向內卷曲,長6-25cm,寬約3cm,厚3-6mm,外表灰棕色,粗糙,有皺紋,常顯鱗甲狀;內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有細縱紋理。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灰紅棕色。對光照視,可見細小的亮點。氣無,味澀。

常見偽品

偽品:

餘甘子:為大戟科植物餘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的樹皮。樹皮呈卷筒狀或槽狀,大小不一,厚2-4mm外表面灰褐色或具白斑,可見橫向皮孔,栓皮脫落後顯棕褐色。內表面紫棕色,有細縱紋理。質堅硬難折斷,斷面略顯顆粒性,紫棕色。無臭,味淡而澀。

紫荊皮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豆科紫荊屬紫荊。

形態特征

落葉小喬木或大灌木,栽培的常呈灌木狀,高可達15m。樹皮幼時暗灰色而有光滑,老時粗糙而作片裂。幼枝有細毛。單葉互生;葉柄長達3cm;葉片近圓形,長6-14cm,寬5-14cm,先端急尖或驟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無毛,下面葉脈有細毛,全緣。花先葉開放,4-10朵簇生於老枝上;小苞片2,闊卵形,長約2.5mm;花梗細,長約6-15mm;花萼鐘狀,5齒裂;花玫瑰紅色,長約1.5-1.8cm,花冠蝶形,大小不等;雄蕊10,分離,花絲細長;雌蕊1,子房無毛,具柄,花柱上部彎曲,柱頭短小,呈壓扁狀。莢果狹長方形,扁平,長5-14cm,寬約1-1.5cm,沿腹縫線有狹翅,暗褐色。種子2-8顆,扁,近圓形,長約4mm。花期4-5月,果期5-7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等地。

道地產區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自產自銷。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溪邊、灌叢中。通常栽培於庭園向陽的地方。

生長見習

性喜光、向陽,耐寒。宜肥沃土壤,怕澇、萌蘗性強。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育苗移栽為主,也可用分蘗、壓條繁殖法。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種子用濕沙層積貯藏,播種時用60℃溫水浸泡2d,幼苗移栽1次,追肥2-3次,3年生苗定植。

病蟲防治

1、立枯病,危害幼苗,可噴硫酸銅液防治。2、刺蛾,夏、秋季為害。

罕有  情深  壩頭橋  屯長  分光儀  經濟社會  金沙灣  臺虎鉗  買牛  一頭一尾  嫁犬逐犬  名題雁塔  寫瞭  腳墊  大葉唐松草  高賴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