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菜
来源:74U閱讀網
溪蓀別名:東方鳶尾,紅赤鳶尾,
溪蓀簡介:溪蓀,中藥名。為鳶尾科植物溪蓀IrissanguineDonnexHorn.的根莖及根。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疔瘡腫毒。
溪蓀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主治
用於疔瘡腫毒。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溪蓀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後采收,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幹。溪蓀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鳶尾科植物溪蓀。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斜伸,外包有棕褐色老葉殘留的纖維;須根繩索狀,灰白色,有皺縮的橫紋。葉條形,長20-60厘米,寬0.5-1.3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鞘狀,中脈不明顯。花莖光滑,實心,高40-60厘米,具1-2枚莖生葉;苞片3枚,膜質,綠色,披針形,長5-7厘米,寬約1厘米,頂端漸尖,內包含有2朵花;花天藍色,直徑6-7厘米;花被管短而粗,長0.8-1厘米,直徑約4毫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長4.5-5厘米,寬約1.8厘米,基部有黑褐色的網紋及黃色的斑紋,爪部楔形,中央下陷呈溝狀,無附屬物,內花被裂片直立,狹倒卵形,長約4.5厘米,寬約1.5厘米;雄蕊長約3厘米,花藥黃色,花絲白色,絲狀;花柱分枝扁平,長約3.5厘米,寬約5毫米,頂端裂片鈍三角形,有細齒,子房三棱狀圓柱形,長1.5-2厘米,直徑3-4毫米。果實長卵狀圓柱形,長3.5-5厘米,直徑1.2-1.5厘米,長約為寬的3-4倍,有6條明顯的肋,成熟時自頂端向下開裂至1/3處。花期5-6月,果期7-9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坡地、潮濕草地和沼澤地。其他地區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