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桶參
来源:74U閱讀網
風花菜別名:蔊菜,葉香,
風花菜簡介:風花菜,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風花菜Rorippaglobosa(Leyss)Bess的全草。分佈於江蘇、山東、四川、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水腫,黃疸,淋病,腹水,咽痛,癰腫,燙火傷。
風花菜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尿,解毒消腫。主治
用於水腫,黃疸,淋病,腹水,咽痛,癰腫,燙火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藥理作用
蔊菜素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相關論述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清熱解毒,活血通經,治黃疸,咽痛,水腫,關節炎,瘡腫。”風花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除去雜質,曬幹,切段備用。風花菜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草長15-30cm,淡綠色。根長而彎曲,直徑2-5mm;表面淡黃色,有不規則縱皺紋及須根痕,莖近基部有分枝,淡綠色,有時紫紅色。葉多卷曲,皺縮或已破碎脫落;完整葉片展平後呈長橢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漸尖,呈大頭羽狀分裂。總狀花序頂生或側生,花小,黃色,長角果線形,稍彎曲,長1-2cm,種子多數,每室2列。無臭,味淡。以色綠、帶花果者為佳。風花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十字花科植物風花菜。形態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5-90cm,莖稍斜上,無毛或稍有毛,有分枝,基生葉多數簇生,羽狀深裂,長達12cm,頂生裂片較大,卵形,側生裂片較小,5-8對,邊緣有鈍齒,隻在葉柄或中脈疏生短毛,其他部分無毛;莖生葉互生,不分裂,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呈十字形,黃色;萼片長橢圓形;花瓣篦形;4強雄蕊,雌蕊1;花梗長2-3mm.長角果圓柱狀長橢圓形;長4-6mm,寬約2mm,稍彎曲,果梗長2-6mm,種子細小,卵形稍扁平,長0.5mm,紅黃色,小點。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蘇、山東、四川、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石縫、路旁、田邊、水溝潮濕地及雜草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