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越橘果

越橘果

越橘果別名:

越橘果簡介:越橘果,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越橘Vacciniumvitis-idaeaL.的果。分佈於新疆、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具有止瀉痢之功效。用於腸炎,痢疾。

越橘果功效作用

功能

止瀉痢。

主治

用於腸炎,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藥理作用

果實所含的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抗衰老作用,抗潰瘍作用,抗炎,抗癌,抗腫瘤等作用。

相關論述

1、《吉林中草藥》:“止痢。治痢疾。”

2、《新疆中草藥手冊》:“治腸炎,痢疾。”

越橘果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腸炎,痢疾:越橘果6g,土木香9g。水煎服。(《新疆中草藥》)

越橘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采收,曬幹。

越橘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杜鵑花科植物越橘。

形態特征

越橘又名:溫普、山果兒、紅豆、牙疙瘩。常綠矮小灌木,地下部分有細長匍匐的根狀莖,地上部分植株高10-30厘米。莖纖細,直立或下部平臥,枝及幼枝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密生,葉片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長0.7-2厘米,寬0.4-0.8厘米,頂端圓,有凸尖或微凹缺,基部寬楔形,邊緣反卷,有淺波狀小鈍齒,表面無毛或沿中脈被微毛,背面具腺點狀伏生短毛,中脈、側脈在表面微下陷,在背面稍微突起,網脈在兩面不顯;葉柄短,長約1毫米,被微毛。花序短總狀,生於去年生枝頂,長1-1.5厘米,稍下垂,有2-8朵花,序軸纖細,有微毛;苞片紅色,寬卵形,長約3毫米;小苞片2,卵形,長約1.5毫米;花梗長1毫米,被微毛;萼筒無毛,萼片4,寬三角形,長約1毫米;花冠白色或淡紅色,鐘狀,長約5毫米,4裂,裂至上部三分之一,裂片三角狀卵形,直立;雄蕊8,比花冠短,長約3毫米,花絲很短,有微毛,藥室背部無距,藥管與藥室近等長;花柱稍超出花冠。漿果球形,直徑5-10毫米,紫紅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新疆、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900-3200m的落葉松林下、白樺林下、高山草原。

郢人斤斧  掌舵  蒙族  鄢城  六加一  時空中  學齡兒童  七小福  有水沒  差池  周傢高  戰鳥  不惜一切代  回船  學楊  人馬座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