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養生 > 習慣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斂陰瀉肝湯

斂陰瀉肝湯常用名:酸斂止汗,涼潤復液,宣通利咽,

斂陰瀉肝湯簡介:斂陰瀉肝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下冊。具有酸斂止汗,涼潤復液,宣通利咽之功效。主治咽痹。

斂陰瀉肝湯組成

生杭芍一兩半,天花粉一兩,射幹四錢,浙貝母(搗碎)四錢,酸石榴(連皮搗泥)一個。

斂陰瀉肝湯用法用量

上同煎湯一鐘半。分兩次溫服下。

斂陰瀉肝湯功用

酸斂止汗,涼潤復液,宣通利咽。

斂陰瀉肝湯主治

咽痹。

斂陰瀉肝湯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此節之咽痛,以多汗亡陰也,與少陰篇之汗出亡陽者原互相對照。蓋其人之肝臟蘊有實熱,因汗出過多耗其陰液,其熱遂上竄鬱於咽中而作痛,故曰其咽為痹。痹者熱與氣血凝滯不散也。仲師當日未言治法,而愚思此證當用酸斂之藥以止其汗,涼潤之藥以復其液,宣通之藥以利其咽,匯集為斂陰瀉肝湯(生杭芍兩半,天花粉一兩,射幹四錢,浙貝母四錢搗碎,酸石榴一個連皮搗爛),同煎湯一盅半,分兩次溫服下。”

方論選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方解讀》:“斂陰瀉肝湯:傷寒厥陰病,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其喉為痹者。生杭芍兩半,天花粉一兩,射幹四錢,浙貝母四錢搗碎,酸石榴一個連皮搗爛,同煎湯一盅半,分兩次溫服下。按:此咽痛,以多汗亡陰也。蓋其人之肝臟蘊有實熱,因汗出過多耗其陰液,其熱遂上竄鬱於咽中而作痛,故曰其咽為痹。痹者熱與氣血凝滯不散也。治此證當用酸斂之藥以止其汗,涼潤之藥以復其液,宣通之藥以利其咽,匯集為方,庶可奏功。”

網友評論

條評論

順寧  美人師兄  男人三十  大同  遺產風波  鏤金鋪翠  冠狀  朱小莊  來學一學吧  漂亮妹妹  美堤雅城  孔傢橋  豪姬  書展  敖包  小白旗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