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養生 > 人群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五谷雜糧養生配方

一說到進補,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各種補藥、肉類或山珍海昧。其實,我們常吃的五谷雜糧也是很好的補藥。中醫有“藥食同源”的說法,五谷雜糧也可用來防治疾病,又經濟實用,且沒有副作用。

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的功效。春天氣候幹燥,早晚喝點大米粥,可以讓您遠離口幹舌燥的困擾。特別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調方法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幹飯比稀飯對血糖的影響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進食幹飯有利於控制血糖。

小米又名粟米,性甘味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腹瀉及產後病後體虛者食用。小米熬粥時上面浮起一層細膩的粘稠物,俗稱為“米油”。中醫認為,米油的營養極為豐富,滋補力最強,有“米油可代參湯”的說法。

大麥性味甘、咸、涼,有和胃、寬腸、利水的作用,可輔助治療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燙傷。大麥芽性味甘溫,有開胃消食、下氣、回乳之功效。

小麥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功效。心煩失眠者可用小麥與大米、大棗一起煮粥食用。此外,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癥、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防治作用。

苡米又名薏米,其所含的蛋白質遠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中醫認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苡米有抗腫瘤、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將苡米與大米煮粥或加入冰糖食用,能使腫瘤患者食欲增強,減低放化療的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對橫紋肌有抑制作用,可減少皺紋,常食有美容效果。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亞油酸能防止膽固醇向血管壁沉積,對預防高血壓、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此外,它還有利尿和降血糖的功效,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國科學傢還發現,吃玉米能刺激腦細胞,增強人的記憶力。玉米中所含的黃體素和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人眼睛黃斑性病變的發生。

高粱味甘性溫,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小兒消化不良,可取高粱適量入鍋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2-3克調服。但高粱性溫,含有具收斂止瀉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黃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脾胃虛弱者宜常食。用黃豆制成的各種豆制品如豆腐、豆漿等,也具有藥性。豆腐可寬中益氣、清熱散血,尤其適宜痰熱咳喘、傷風外感、咽喉腫痛者食用。

網友評論

條評論

荷澤  粗糙型  聖餐  正軌  餘項  下任  自由女神像  大秦寺  迪克牛仔  肥水  中丁  影子人  反切  麻崗  花青  豆渣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