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女性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射頻消融去眼袋

射頻消融去眼袋常用名:

射頻消融去眼袋簡介:射頻消融去眼袋是通過電極發射高頻電波對脫出眶隔的脂肪細胞進行加熱,導致脂肪細胞分解,從而消除眼瞼堆積脂肪的一種技術。射頻消融術安全性較高,進行溶脂的同時還可使松弛的皮膚收緊,且其效果通常可以長期維持,但需要註意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自然老化,眼袋有可能會再次出現。

射頻消融去眼袋適用人群

1、適用於多種情況下的眼袋矯正。

2、適用於伴有皮膚松弛、眶隔脂肪脫垂的患者。

3、單純皮膚松弛或單純眼輪匝肌肥厚者,有求美意向者。

射頻消融去眼袋禁忌人群

1、眼部皮膚存在惡性腫瘤或癌前病變者。

2、對極度熱刺激反應過敏者。

3、使用免疫抑制類藥物或患有免疫抑制類疾病,如艾滋病(AIDS)。

4、帶有任何活性植入物(如心臟起搏器、人工心臟等),這類患者的植入體的功能可能受到射頻電流的刺激出現功能障礙。

5、治療區存在開放性創傷、血管叢性損害(如血管瘤)和炎癥性皮膚損傷等病變。

6、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患者。

7、心理障礙或精神異常者。

8、術前檢查存在明顯異常者,如凝血功能異常等。

9、在一個月內進行過化學換膚、光子嫩膚等導致皮膚幹燥者,兩個月內口服過異維A酸者,射頻治療要謹慎一些。

10、月經期、妊娠或備孕期間的女性。

11、對射頻的耦合介質過敏者。

12、嚴重瘢痕疙瘩患者慎用。

射頻消融去眼袋技術/手術風險

1、損傷神經、血管

射頻消融術如果操作不當或術前設計不充分,可能會損傷眼部周圍的神經、血管,引起相應的功能障礙。

2、腫脹疼痛

射頻消融術後1周腫脹達高峰,之後逐漸減退。疼痛3~5天可減輕。

3、皮膚瘀斑

多於治療結束後24小時內出現,1~2周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處理。

4、皮膚燒傷

機器參數設置不合理導致皮膚表面溫度過高時會導致皮膚燒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感覺疼痛異常時要及時告知醫生。

5、色素沉著

較少見,可能要維持3個月左右。

6、紅斑、水腫及水皰

輕微和短暫的紅斑(持續幾個小時)是治療的正常反應。但某些治療病例,紅腫會持續數日,一般可完全消退;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明顯水皰,若不恰當護理,則可出現繼發感染,此時需及時復診,以免耽誤病情。

7、瘙癢癥

少見,治療期間或治療後極少數病例會出現瘙癢、麻刺或疼痛的感覺。

8、皮膚萎縮

極少情況下發生,如未正確處理皮膚損傷,采用瞭較高的射頻能量造成皮膚局部萎縮、凹陷等異常。

射頻消融去眼袋效果說明

維持時間:一般可以長期維持。

影響因素:美容效果和維持時間受個人體質、操作規范、術後護理等因素影響,不同個體存在差異。

時間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眼部皮膚會隨年齡增長開始逐漸衰老、松弛,射頻消融的美容效果也會逐漸消失,眼袋可能會再次出現。求美者可在咨詢醫生後,選擇合適的方法去除眼袋。

射頻消融去眼袋術後護理

1、紅腫期(治療後當天~7天)

治療初期會有輕微的泛紅、腫脹現象,這屬於正常的暫時性反應。護理方法:治療後24小時內,治療部位不能沾水;治療後48小時內,不能喝咖啡和茶,可多喝白開水;治療期間選擇高蛋白質、低糖、低脂飲食,以促進術後身體康復。治療後1周內不要接觸過冷或過熱刺激,如高溫桑拿、瑜伽等高溫環境。

2、組織恢復期(治療後8天~30天)

紅腫逐漸消退。護理方法:建議求美者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治療後,2~3周避免飲酒等;治療後2周內避免激光、彩光等透熱治療,避免面部按摩;避免陽光照射,多註意防曬,同時註意保濕。

3、效果顯現期(治療後31天~90天)

效果逐漸顯現。護理方法:註意做好補水和防曬工作,避免曬傷導致色素沉著;保持適量的運動,合理飲食;定期復診以便醫生觀察治療效果。

射頻消融去眼袋術前註意

1、進行醫患溝通,瞭解完整治療流程和風險,做好心理準備。

2、配合醫生完善檢查,包括常規檢查如血常規、凝血功能等,排除治療禁忌。

3、如果有心臟植入物或皮膚填充物等,近期有過光子嫩膚、皮膚剝脫性治療的患者要提前告訴治療醫生。

4、治療前2周避免外用異維A酸、果酸等剝脫性制劑,避免強烈日曬。

5、治療前遵醫囑停用阿司匹林等藥物,停止吸煙、飲酒。

6、治療前一晚洗澡,保持治療部位清潔。

7、保證休息充分,心情輕松愉悅。

8、治療當天去除所有金屬物品,確保沒有金屬直接接觸。

9、女性避開生理期。

射頻消融去眼袋相關醫學知識

1、眼袋的定義

眼袋又稱瞼袋,系指眶內脂肪經薄弱的眼眶隔膜膨出,在瞼部出現組織隆起和皮膚松弛的現象。常見於下瞼,中老年人明顯,為老齡的面部標志之一。亦可見於青年人,多為遺傳因素所致。

2、眼袋形成的原因

(1)先天性遺傳因素所致眼輪匝肌肥厚,使下眼瞼皮膚呈現輪狀突起,特別在微笑時尤為明顯。

(2)自然因素是指人體隨著年齡增加,皮膚、皮下組織、肌肉及其相關結構發生退行性變化使皮膚變薄、彈性降低、松弛,而眶隔脂肪向松弛的皮膚突出呈現眼袋變化。

(3)外傷性因素致眼輪匝肌與眶隔損傷,眶隔脂肪隨薄弱的皮膚突出形成下瞼袋狀畸形。

(4)此外,勞累、睡眠欠佳、夜生活過度及全身或慢性疾病等,也易誘發或加速眼袋形成,甚至於眼周呈現黑眼圈。

3、眼袋的分型

(1)單純皮膚松弛型:為下瞼及外眥部皮膚松弛,但無眶隔松弛、無眶隔脂肪突出,下瞼出現皺紋,多見於36~50歲中年人。

(2)單純眼輪匝肌肥厚型:其特點是靠近下瞼緣處呈弧形連續分佈超出常人眼輪匝肌厚度的隆起,皮膚並不松弛,多見於年輕人。

(3)下瞼輕度膨隆型:主要是眶隔脂肪先天過度發育或者眶隔脂肪疝出,導致眶隔脂肪突起,下瞼隆起,多見於17~36歲青、中年人,皮膚不松弛。

(4)下瞼中度膨隆伴皮膚松弛型:主要表現為眶隔內脂肪組織增多,同時存在皮膚、眼輪匝肌松弛,下瞼有明顯的松垂、臃腫,多見於45~65歲中、老年人。

(5)皮膚松弛伴眶下緣凹陷型:眶周筋膜結構松弛或脂肪膨出,主要表現為下瞼臃腫而眶緣內下側有一弧形凹陷。

何平安  戴東  滑梯  滾滾紅塵  南霜  菜豆  吃不消  肌理  封建迷信  德福巷  塔普  銀浪三隊  各莊  車場  交易稅  日晷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