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李敬玄 唐朝宰相

李敬玄 唐朝宰相

本 名:李敬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亳州譙縣

主要作品:《李敬玄集》

主要成就:擔任宰相執掌典選

趙郡李氏南祖之後,有李善權,為後魏譙郡太守,他把傢徙至譙(今安徽亳縣治),於是在安徽亳縣一帶也有瞭趙郡李氏的後裔。

李敬玄年輕時博覽群書,精通禮制,後在馬周的推薦下,進入崇賢館,成為太子李治(唐高宗)的侍讀。他雖生性冷峻,但研究學問非常勤勉,受到許敬宗等人的贊譽,歷任西臺舍人、弘文館學士、右肅機、檢校太子右中護。

669年(總章二年),李敬玄升任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兼任檢校司列少常伯,成為宰相。他將司列(即吏部)事務委托給員外郎張仁禕,並沿襲張仁禕修正的選官程序,主持選官多年,使得銓選錄用有條不紊。

672年(咸亨三年),李敬玄擔任吏部侍郎,加封銀青光祿大夫,仍兼任太子右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後又監修國史。

675年(上元二年),李敬玄升任吏部尚書。他主掌吏部多年,又和趙郡李氏聯宗,前後三任妻子都出身山東士族,因此在朝中勢力極大。唐高宗對此很不高興,但未公開批評他的過錯。

676年(儀鳳元年),李敬玄升任中書令,封趙國公。當時,劉仁軌每有奏請,李敬玄都持有不同意見,從中阻撓,二人因此交惡。

678年(儀鳳三年),吐蕃入寇。劉仁軌知道李敬玄沒有將帥之才,故意奏請道:“鎮守河西,非李敬玄不可。”李敬玄極力推辭。此時,唐高宗已經厭惡李敬玄,便道:“劉仁軌如果需要朕去,朕就會主動前往,卿不得推辭。”任命他為洮河道大總管,兼鎮撫大使,檢校鄯州都督,率軍抵禦吐蕃。

同年九月,李敬玄與吐蕃大將論欽陵在青海交戰,並命劉審禮為先鋒。他逗撓不前,致使劉審禮孤軍深入,兵敗被俘。劉審禮敗後,李敬玄狼狽而逃,退至承風嶺,挖壕溝防禦。這時,偏將黑齒常之率死士夜襲吐蕃軍,吐蕃軍退軍,李敬玄這才得以返回鄯州。後來,李敬玄又在湟川被吐蕃擊敗。

680年(永隆元年),李敬玄上表稱病,請求回京,得到批準。他回京後,也未引咎請罪,便直接到中書省辦公。唐高宗得知他並未生病,將他貶為衡州刺史,後又改任揚州長史。

682年(永淳元年),李敬玄去世,終年六十八歲,追贈兗州都督,賜謚文憲。

一聲不響  推桿  內核  親友  腹膜後血腫  花都人  敦煌  高矮  工作計劃  蕭縣  現河  鐵算盤  孝子之至  航材股  肉仔  火箭炮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