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愛新覺羅·永璉 端慧皇太子

愛新覺羅·永璉 端慧皇太子

本名:愛新覺羅·永璉

別稱:端慧皇太子

所處時代:清朝

生父:愛新覺羅·弘歷(乾隆皇帝)

母親:孝賢純皇後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弘歷次子,雍正帝親自為其命名為永璉,“璉”字,在弘歷看來意味著將來能夠繼承皇位之意。弘歷在乾隆元年七月二日,把永璉密定為皇太子。此時皇帝年紀不過26歲,這樣早就建儲,顯然是因為太鐘愛某個兒子瞭,未想到剛過瞭兩年多,永璉就因“偶感風寒”,於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年僅9歲。最為中意的愛子早夭,對乾隆帝身心是一個巨大打擊。為此,平素勤政的青年皇帝接連五天沒有臨朝。並把密定諭旨公佈於眾,諭曰:“永璉乃皇後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禦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註行。”旋冊贈皇太子,謚端慧,後功令諱其名“璉”字。按皇太子之禮為永璉隆重舉喪,弘歷多次親臨祭奠。

經過反復挑選,最後朱華山為皇太子陵址。陵址確定後,乾隆帝又不惜花費三千零五十六兩白銀作為拆遷費,讓二頃七十三畝八分九厘地裡內的居民搬移,以此處地方為永璉墓地的禁區。在這片禁區內,乾隆帝從內務府撥銀十六萬八千二百三十五兩,從工部提取建築材料無以計算,並特付葉子金達三百七十八兩九錢九分二厘,為永璉修建瞭太子園陵。這一陵寢規制是清朝所有皇子陵中最完善的,也是規格最高的。不僅在建陵上乾隆帝偏私永璉,就連對太子的祭祀上也表露出逾格的眷寵。按制除帝後陵在清明、中元、冬至、歲暮行四時欽派王大臣親祭外,其餘人等不得逾制,而乾隆帝對於年僅九歲殤命的永璉也采用同樣規制。

特別是後來嘉慶帝被立為太子時,乾隆以“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之故,命其向端慧太子行叩拜之禮,之後載其儀入會典。

據史記載,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後陵及大量的皇室園寢,唯獨皇太子陵隻建有一座,即朱華山下的端慧皇太子永璉的園寢。朱華山,坐落於孫各莊滿族鄉朱華山村,村以山名。直到清道光年間,此山才載於《薊州志》:“在州東三十裡,內有端慧皇太子園寢。”

乾隆七年(1742年),他的萬年吉地終於確定在東陵的勝水峪(勝水峪在嘉慶四年(1799年)定名為裕陵)。隨後,乾隆派大學士訥親、戶部尚書海望會同欽天監官員帶領風水人員到東陵一帶為永璉相度園址,先後相看瞭馬蘭峪、七星山等地,因這些地方垣局狹窄,下砂稍低,規模未備而落選。後來,相中瞭黃花山之南鞍子嶺前的朱華山。朱華山來龍秀麗、穴情明確,水口交鎖、羅城周密。考之理氣,龍自天皇左旋入首,水從辛酉右轉歸辰,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乘氣消納,最為合局。又刨驗土色,至一丈有餘,俱系純黃嫩色,且堅而細,實為上等佳土。經風水官反復詳加相看,以朱華山地方山勢整秀,垣局實屬嚴密,公同酌議,定下瞭在朱華山建造端慧皇太子園寢,並繪圖呈請乾隆禦覽。經過反復挑選,最後朱華山以“來龍秀麗,穴情明確,土色純黃”而中選。經乾隆欽定,欽天監選擇吉期,於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二日破土興工,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園寢正式竣工,共耗銀十六萬八千二百三十五兩,葉子金三百七十八兩九錢九分二厘。永璉的葬期選擇在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十一日,當時園寢的大殿還未建成,仍如期葬入瞭園寢。

上皮組織  黃甲  發芽勢  繞陽湖  晉莊  指空  黃體  內眼角  丁谷  嘉雨  阿裡斯頓  重新購買  南坊橋  素養  小太陽  邁號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