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張元素 中醫易水學派創始人

張元素 中醫易水學派創始人

中文名:張元素

別 名:張易水

國 籍:金代

出生地:金之易州(河北易縣今水口村)

出生日期:1131年

逝世日期:1234年

職 業:醫生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中醫易水學派創始人

字:潔古

張元素,字潔古,金之易州(河北省易縣軍士村,今水口村)人,他自幼聰敏,8歲應“童子舉”,27歲試“經義”進士,因犯“廟諱”而落榜,遂棄仕從醫。中醫易水學派創始人,生卒之年無以確切考證而不詳。其所處時代略晚於與其同時期的醫傢劉完素。著有《醫學啟源》、《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藥註難經》、《醫方》、《潔古本草》、《潔古傢珍》以及《珍珠囊》等。其中《醫學啟源》與《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最能反映其學術觀點。

自幼聰敏,8歲應“童子舉”,27歲試“經義”進士,因犯“廟諱”而落榜,遂棄仕從醫。初醫術不精,經深入研究《內經》等醫學經典,醫術大進,一次當時名醫劉完素患傷寒多日,頭痛脈緊,嘔逆不食,自治不效,張元素前往診候,劉氏對他十分冷淡,元素言之於醫理,用藥一劑而愈,使劉完素大服其能,元素由此顯名。

著有《醫學啟源》、《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藥註難經》、《醫方》、《潔古本草》、《潔古傢珍》以及《珍珠囊》等。其中《醫學啟源》與《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最能反映其學術觀點。

張元素在《內經》臟腑理論的啟示下,結合自己數十年的臨床經驗,總結瞭以臟腑寒熱虛實以言病機的學說,將臟腑的生理、病理、辨證和治療各成系統,較前又有提高,使臟腑辨證說由此而漸被眾多醫傢所重視,臟腑病機理論也被不少醫傢所研究。至清代,則臟腑辨證理論趨於完善,現已成為中醫辨證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可見,張元素的臟腑辨證說對中醫學的發展作出瞭重要的貢獻。除心包絡之外,對於每一臟腑,張元素均從生理、病理、演變、預後以及治療方藥等方面進行闡述,各成體系,較為系統。此外,張氏還對藥物學研究頗有發揮,尤其在藥物學的理論認識和臨床臟腑用藥方面,更為突出。張氏根據《內經》的理論,強調藥物的四氣五味之厚薄,是影響藥物作用的重要方面。正由於藥物有四氣五味厚薄的不同,因此藥物作用才會出現升降浮沉的區別。因此,對於每一藥物功用的解釋,他強調首先應明確其氣味厚薄,然後再進一步闡發其功效,使中藥學的理論與其臨床效用緊密結合起來,推動瞭中藥學理論的發展。

此外,藥物歸經理論也非常被張氏所重視。他認為,不同的藥物對於不同臟腑的效用所以不同,是因為其各歸於某一經的緣故。因此,瞭解藥物的歸經,就可以掌握其藥效特點。如同一瀉火藥,黃連則瀉心火,黃芩瀉肺火,白芍則瀉肝火,知母則瀉腎火,木通則瀉小腸火,黃芩又瀉大腸火,石膏則瀉胃火。柴胡瀉三焦火,必佐以黃芩,用柴胡瀉肝火,必佐之以黃連,瀉膽火亦同。其所以都是瀉火藥而藥效不同,就是由於它們的歸經各不相同。如果歸經不同,無的放矢,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歸經理論的發明,是對中藥學理論的重大發展,它說明瞭為什麼不同的藥物在臨床上取得不同療效的道理,既是臨床經驗的很好總結,又為辨證施治、遣藥處方提供瞭中藥效用的理論依據,推動瞭中藥學的發展。而且,張氏在歸經學說理論的啟示下,進而又提出來引經報使之說,如羌活為手足太陽引經藥,升麻為手足陽明引經藥,柴胡為少陽、厥陰引經藥,獨活為足少陰引經藥等。認為以上這些藥物配伍於方劑之中,可以引諸藥歸於某經某臟腑,以加強方劑的效用。張氏提出的引經報使理論,現已被廣泛應用於方劑學,對臨床有著積極的意義。

管鑒  排放標準  政府機構  橫切口  路肖傢沖  茶油  官長  八大山人  右水  鬼玩人  中盛  刁傢  石港  卸妝乳  百儒村  大李屯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