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常袞

常袞

常袞簡介:常袞登第後由太子正字授補闕起居郎,永泰元年(765年)授中書舍人。大歷十二年(777年)拜相,楊綰病故後,獨攬朝政。以文辭出眾而又登科第為用人標準,堵塞買官之路。對朝中眾官俸祿亦視其好惡而酌定。封河內郡公。德宗即位後,被貶為河南少尹,又貶為潮州刺史。不久為福建觀察使。常袞註重教育,增設鄉校,親自講授,閩地文風為之一振。建中四年(785年)死於任上。享年五十五歲,追贈為尚書左仆射。

生平

生於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乙未科狀元及第。累官至宰相後貶為福建觀察使。其父常無為是三原縣丞。常袞登第後由太子正字授補闕起居郎,永泰元年(765)授中書舍人。廣德元年(763)以右補闕充翰林學士,不久任考功員外郎。期間宦官魚朝恩恃寵專權,群臣競獻珠寶邀寵,常袞上書曰:所貢寶物,源出於民,是斂怨以媚上也,請皆還之。代宗贊許,加封常袞為集賢院學士。大歷九年(774)升禮部侍郎。連續三年主科考。處事謹慎、墨守成規。大歷十二年(777)拜相,楊綰病故後,獨攬朝政。以文辭出眾而又登科第為用人標準,堵塞買官之路。對朝中眾官俸祿亦視其好惡而酌定。封河內郡公。德宗即位後,被貶為河南少尹,又貶為潮州刺史。不久為福建觀察使。常袞註重教育,增設鄉校,親自講授,閩地文風為之一振,在其獎掖下,唐德宗貞元年間潘湖榜眼歐陽詹、徐村狀元徐晦等一代又一代士子"騰於江淮,達於京師"。卒於唐德宗貞元元年(785)享年五十五歲,追贈為尚書左仆射。

常袞性清高孤傲,不妄交遊。為政苛細崇尚節儉,反對腐敗。有文集十卷、詔集六十卷行世。《全唐詩》存其詩九首。

野史逸聞

常袞在福建,有個僧人擅長通過察看人的氣色,來推測氣數、命運,每次推算都象神一樣靈驗。常袞憐惜僧人年事已高,讓他收個弟子繼承他的相術。僧人說:"這種事全憑天性,不可以輕易地傳授給別人。我在你身邊的人中,發現有一個可以傳授。"常袞召集所有身邊的人,這位老僧人選中瞭一個叫黃徹的小吏,於是常袞讓他跟隨僧人學習相術。老僧人在一間暗室將五種顏色的絲織品懸掛架上,讓黃徹把它們挑選出來。老僧說:"一般人都不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眼力。隻要你仔細地看他,十天以後可以隱約地辨別出白色;半年以後,就能看清楚五種顏色瞭。"老僧教導黃徹說:"如果能在黑暗中辨別清楚五色彩絲,回去就可以在白天為人相面,預測未來瞭。"於是,老僧人把相面的秘訣傳授給黃徹,並且預言說後人沒有誰可以超過他。李吉甫說:"黃徹相面,僅次於袁天綱和許藏秘!"

救濟糧  凌水鎮  風吹雲散  墊片  孔靈  上海路  肩關節周圍  來時路  連接器  有錢有勢  手不釋卷  隆子  橫渡  善都  金屯村  北京大學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