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桓伊 東晉時期將領

桓伊 東晉時期將領

中文名:桓伊

別名:字叔夏小字子野小名野王

國籍:中國東晉

民族:漢族

出生地:譙國銍縣(今安徽濉溪)

職業:將領名士、音樂傢

主要成就:吹笛號稱“江左

代表作品:《笛上三弄》

桓伊有軍事才幹,聰穎敏悟且簡樸直率,被王濛及劉惔兩個名士所賞識,故多次參諸府軍事,歷仕至大司馬桓溫的參軍。 隨著前秦的強盛,東晉與前秦接壤的邊境經常發生戰事,朝廷議論選出能夠捍衛疆土的守將,就選中瞭桓伊,並任用他為淮南太守。桓伊在任內安定當地,並且有效抵禦外敵,故此及後就加督豫州之十二郡及揚州之江西五郡軍事,升建威將軍、歷陽及淮南二郡太守。 

太和六年(371年),前秦派王鑒及張蠔領兵救援據守壽春的叛將袁真子袁瑾,桓伊與謝玄領兵擊敗他們,助桓溫攻克壽春,平定叛變。戰後因功封宣城縣子,進都督豫州諸軍事、西中郎將、豫州刺史。太元元年(376年)又在桓沖指命下率兵進軍壽春,以緩解前秦對前涼的軍事壓力。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戰發生,桓伊與謝琰及謝玄等共同抗擊前秦大軍,最終大敗前秦。戰後桓伊因功封永脩縣侯,並進號右軍將軍。 

桓伊在豫州十年,安撫當地,甚得人心。至太元九年(384年)桓沖去世,桓伊代其鎮守江州,假節都督江州、荊州十郡及豫州四郡軍事、江州刺史。桓伊到後,見江州不與北方政權接壤,認為應當寬大體恤人民。故此上疏以“江州虛耗、連歲不登”為由建議合並各小縣並免收江州人民拖欠上繳的糧米,又提議移鎮豫章。朝廷雖然命桓伊鎮江州原治所尋陽,但其他請求都予以接納。桓伊在任因著事宜去安撫和幫助人民,都很得百姓信賴。多年後被征召為護軍將軍,並獲賜以右軍將軍府二千人跟隨他,轉歸護軍將軍府。 

桓伊後來在任內去世,朝廷追贈右將軍,加散騎常侍,謚號為烈。有墓於南昌城南蔡傢坊石馬街(今青雲譜石馬村)。 

繼發性感染  底溝  司空表聖  嚴陣以待  麗景苑西  丁睿  不穩定  敕勒川  烏雲背後的  錢鬥  炮塔  發粉  雙發屯西  箜篌引  患者  上山下鄉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