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孟泰 第一代全國著名勞動模范

孟泰 第一代全國著名勞動模范

中文名:孟泰

別名:原名孟瑞祥曾用名孟憲鋼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北省豐潤縣山寨

出生日期:1898年8月17日

逝世日期:1967年9月30日

職業:鞍鋼工會副主席

信仰:馬列、毛澤東思想、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全國著名勞動模范

童年時期

1898年8月17日,孟泰出生在河北豐潤縣山王寨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傢庭,祖上數輩為地主扛活。父母因希望他長大能改變傢中貧困境況,給全傢帶來好運氣,給他起名“瑞祥”。

1900年春,豐潤縣義和團席卷各地,山王寨村亦有人參加義和團運動。

同年8月17日,孟瑞祥滿2周歲。

同年9月,縣清兵小隊與教會勢力到村中剿拿義和團,鬧得全村人心慌慌,不可終日。

1901年8月17日,孟瑞祥滿3周歲。

1903年,到這一年,孟瑞祥已有三個妹妹先後出生。幼小的孟瑞祥開始擔負照看妹妹們的責任。

同年8月17日,孟瑞祥滿5周歲。

1904年初,孟瑞祥一傢分傢另過,他傢分得的主要財產是間半破舊的茅草房。一傢人主要靠父親給地主扛活和母親織席維持生活。

同年春,孟瑞祥和三個妹妹都染上瞭瘟疫,村中染瘟疫的孩子死瞭十幾個。孟瑞祥他們兄妹在母親的精心護理下,大難不死,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才相繼痊愈。

1906年夏,山王寨一帶遭受一場暴風雨襲擊,孟瑞祥的屋頂茅草被大風刮走,炕上地下都是漏的雨水,孟瑞祥一傢長夜難眠。第二天從親友及鄰居那裡借找瞭一些茅草才把屋子修補好。

同年8月17日,孟瑞祥滿8周歲。

1910年8月17日,孟瑞祥滿12周歲。從1903年以來的幾年中,又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出生。為瞭一傢生活,孟瑞祥的父親在給地主扛活的情況下,又租種瞭幾畝產地,孟瑞祥開始幫助父母下地勞動。

同年入冬,父親為瞭後人長本領,擺脫貧困境地,全傢節衣縮食,送孟瑞祥上瞭三個月私塾。

1911年春,孟瑞祥開始幫助父母到集市上賣葦席。半年的孟瑞祥,從紡織葦席的麻煩和勞累,從運席到集上出售的艱苦和賣葦席的焦急與失望中看到窮人進幾個錢不容易。

開始謀生

1914年,年僅16歲的孟瑞祥,出於生活所迫,同祖輩一樣,給地主扛活,開始瞭他作為一個雇傭勞動者的生涯。

1916年3月,未滿18歲的孟瑞祥為瞭謀生,隻身一人“闖關”。不久,即由奉天(今沈陽)輾轉到瞭撫順千金寨,找到遠方叔叔孟鎮廣。一開始和叔叔在一個煤窯裡當采煤工,後經叔叔托人在離開千金寨不遠的粟子溝找瞭一個抬沙子的小工,並改名孟憲剛。

同年,孟憲剛不堪忍受共同的欺凌,通過叔叔的關系又在一傢機車修理廠給一個叫毛利的日本人當學徒工。在這個廠裡,孟憲剛名義上是個學徒工,實際上是毛利的仆人,受盡瞭日本人的凌辱。

1926年,孟憲剛因不滿日本工頭侮辱,憤而離開粟子溝機車修理廠,來到鞍山,通過姓馬的朋友介紹進瞭鞍山制鋼所的煉鐵廠當配管,並改名孟泰。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占領瞭東北三省。

1933年6月1日,日本株式會社昭和制鐵所在鞍山正式成立,並接收瞭鞍山制鋼所的全部業務。孟泰繼續在昭和制鋼所煉鐵廠當配管工。

中年時期

1934年,年已34歲的孟泰,同窮苦人傢出身的婦女喬世英結婚。

1935年7月31日,長女孟慶珍出生。

1938年4月20日,次女孟慶蘭出生。

1941年9月3日, 三女孟慶華出生。

1944年,昭和制鐵所與本溪湖煤公司、東邊道開發社合並,改稱“滿洲制鐵株式會社”,原昭和制鋼所為其鞍山本社,先後4次遭美機轟炸,大部分設備被毀而停產。

同年12月5日,四女孟慶芬出生。

1946年4月15日,國民黨經濟部東北特派員辦公處接收瞭鞍山鋼鐵廠。

1947年,孟泰看到國民黨接收大員們魚肉工廠,感到國民黨政府恢復生產無望,毅然離開鞍山鋼鐵廠,到海城喬世英的娘傢務農。秋後因遭災欠收,生活無著落,又被迫返回鞍山苦熬歲月。

受到表彰

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不久東北行政委員會遼東辦事處鞍山鋼鐵廠成立,郝希英任廠長。

同年7月,孟泰帶領全傢6口人離開鞍山,隨遼東財經辦轉移到普蘭店,參加瞭工人訓練班。

同年8月,由於盤踞在沈陽的國民黨軍尚未被最後消滅,形勢動蕩不安,孟泰聽從組織安排,帶領全傢人到瞭吉林省通化,協助通化煉鐵廠修復兩座小高爐。為此,孟泰受到瞭煉鐵廠領導的表彰,他的妻子喬世英也得到他傢一張獎狀。

同年底,遼沈戰役勝利結束,孟泰回到瞭鞍山,並回到瞭煉鐵廠修理場擔任配管組副組長。他不顧刮風下雪,跑遍廠區,並動員本組十幾個夥伴,戰冰雪,鬥嚴寒,搜集廢舊材料和零備件,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搜集瞭千種材料,上萬種零備件,堆滿瞭整整一間屋子,這間屋子就是後來譽滿全國的“孟泰倉庫”。

1949年3月19日,五女孟慶梅出生。

同年春,二號高爐開始修復,“孟泰倉庫”起到瞭極大作用,整座高爐的配管材料,幾乎全部是孟泰及其夥伴們撿來的,計有300餘件。

同年5月,孟泰先進事跡初次被有關負責人肯定,並受到表彰。

同年6月27日,鞍山鋼鐵公司成立後的第一座高爐——煉鐵廠二號高爐開工生產,孟泰及其夥伴們做出瞭重大貢獻。

同年7月9日,在慶祝鞍鋼開工典禮大會上,中共鞍山市委、鞍山職工總會和鞍山鋼鐵公司命名孟泰為一等功臣。

同年8月1日,孟泰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解放後第一批工人黨員。

同年8月15日,在鞍山市紀念“八.一五”光復4周年暨鞍鋼立功競賽運動慶功大會上,孟泰又獲得瞭特等功臣的光榮稱號。

同年9月7日,鞍鋼煉鐵廠1號高爐修復投產,其配管材料亦為孟泰及夥伴們撿來的。孟泰的事跡開始見諸鞍山市《工人生活報》(《鞍山日報》的前身)。

同年10月份,鞍鋼黨組織公開。孟泰轉為正式黨員並擔任配管組組長兼工人技術員。他先後為瓦斯貯藏器裝上瞭防塵罩,為檢修高爐的架工師傅設計並制作瞭卷揚機。

同年底,鞍鋼第一次評工資,論貢獻,工人和廠領導一致評孟泰一等工資,然而,孟泰堅決不拿一等,把一等工資推讓給別人,自己拿瞭二等工資。

1950年春,在修復高爐的那些日子裡,孟泰很少回傢,一心撲在工作上,連傢什麼時候搬到鞍山市鐵東區對爐山新居,五女兒什麼時候出生的他都不知道。

當選勞模

同年8月23日,在鞍山市第一次勞動模范大會上,孟泰與郭英忱、孫照森、張文翰、楊明遠等被推選出席全國工農兵英模代表會議代表。

同年9月25日,孟泰作為全國工農兵英模代表會議主席團成員,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受到毛澤東等黨和國傢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同年6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美帝國主義把戰火一直燒到鴨綠江邊,不斷出動飛機在我國邊境地區進行狂轟濫炸。在這緊張危險關頭,孟泰不顧工人安危,把行李扛到高爐旁,日夜守護在高爐上。

同年8月,4號高爐的爐皮燒穿,發生瞭鐵水遇冷卻水爆炸事故,孟泰聞聲沖上爐臺,冒著生命危險摸到水閥門前,關閉瞭閥門,排出瞭險情,制止瞭惡性事故的繼續發生,保證瞭高爐的安全生產。

同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孟泰的妻子喬世英帶著5個女兒暫行疏散到瞭弓長嶺,孟泰一個人搬到瞭煉鐵廠,誓與高爐共存亡。

1952年8月2日,鞍山市召開第四屆勞動模范代表大會,孟泰同志被命名為特等勞動模范。孟泰精神從這時起已成為鞍鋼工人階級的精神。

同年10月日,孟泰與鞍鋼的另一名市特等勞動模范張明山一起參加瞭北京天安門前的國慶觀禮。

同年10月份,鞍鋼開始大規模的基本建設,孟泰擔任煉鐵廠修理廠廠長。

輝煌人生

1953年春,孟泰作為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的成員,慰問保傢衛國的最可愛的人——志願軍指戰員。在檜倉郡,孟泰滿懷深情祭掃瞭烈士陵園,憑吊瞭英勇犧牲的楊根思、黃繼光、楊連第、邱少雲、毛岸英等優秀中華兒女。赴朝歸來,孟泰到各廠作報告,用自己耳聞目睹的事實,介紹瞭志願軍可歌可泣的事跡,使職工們深受鼓舞。

1953年5月2日,孟泰出席中國工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為執行委員。

1954年1月,孟泰率鞍鋼訪問團到吉林省農村訪問。

同年4月16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和夫人鄧穎超到鞍山視察時,到孟泰、王秀蘭等勞動模范傢中探望瞭孟泰、王秀蘭及其傢屬。

同年9月4日,應蘇聯工會中央理事會邀請,孟泰去黑海休養。

同年9月15日至28日,孟泰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出席瞭在北京舉行的第一次會議。從此,他的社會活動增多瞭,並開始深入到鞍山市、鞍鋼各個廠、礦、農村,協助各方面解決瞭許多生產和社會問題。為改善黨群關系,加強工農聯盟做出瞭卓越貢獻。

1957年9月10日,孟泰在鞍山冶金建築公司,參加瞭當時所謂的“反右”鬥爭。

同年11月7日,孟泰作為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成員,在蘇聯莫斯科參加瞭十月社會主義革命40周年慶祝典禮活動。

同年12月,孟泰出席中國工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再次當選為執行委員。

1958年6月,孟泰再次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同年8月17日,孟泰60周歲。

1959年4月18日至28日,孟泰出席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同年10月1日,孟泰應邀出席國慶宴會,並坐在周恩來總理身邊。

同年10月26日,孟泰出席瞭全國工業、交通運輸、基本建設、財貿社會主義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並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受到黨和國傢領導人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親切接見。

同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拍攝《第十個春天》,形象而生動地紀錄瞭孟泰的工作和生活情景。

1960年春,鄉下親戚進城看望孟泰,順便給孟泰送來兩頭小豬崽,經過次女孟慶蘭清早貪黑上山下地,剜野菜、割山草、捋樹葉搜集飼料,崽全傢人的精心飼養下,小豬越長越肥實。

同年3月30日,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前夕,孟泰再一次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留下一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並出席瞭這次會議。

同年,生活困難時期,孟泰主動要求辦農場,為職工解決生活問題,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農場辦得很有起色。對此,我國著名詩人郭小川長詩“追蹤老孟泰的腳步”作瞭深情地描寫。

同年底,孟泰把徒弟們找到傢裡,讓他們將全傢人精心飼養的兩頭肥豬宰殺,把豬肉無償地送到瞭廠裡食堂,給職工們改善生活。

1964年7月16日,冶金工業部任命孟泰為鞍鋼煉鐵廠副廠長。走上領導崗位,他已經66歲瞭,卻依然老當益壯,堅持不脫離勞動人民本色,不斷為人民做出新貢獻。

同年12月,孟泰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於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屆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會上,又一次受到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

1965年10月1日,大慶鐵人王進喜應邀到鞍山參加國慶活動,受到孟泰、王崇倫等熱烈歡迎。

同日,孟泰擔任鞍鋼工會副主席。

晚年時期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開始,孟泰被扣上種種莫須有罪名,但他立場堅定、剛直不阿,同林彪、“四人幫”一夥展開瞭針鋒相對的鬥爭,表現瞭工人階級的高風亮節。

1967年5月18日,周恩來總理致電孟泰,特邀他進京。在北京他請人代筆給毛主席、周總理寫信,反映鞍鋼的真實情況。

同年6月13日下午,在李富春副總理代表周總理接見鞍山代表時,孟泰急於反映權利,猝然病發,被送進醫院。

同年8月17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國務院及中央文革領導小組發佈《關於處理鞍山問題的決定》,鞍鋼實行軍管。

同年9月30日,孟泰於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病逝,終年69歲。

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孟泰遺體火化後,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1977年9月30日,鞍鋼黨委舉行“孟泰同志逝世10周年紀念會”,會上,中共鞍山市委第一書記兼鞍鋼黨委書記李東冶同志宣讀鞍鋼黨委《關於向孟泰同志學習的決定》。  

拾金不昧  房地產企業  十八年後  宋什  接官亭  每個人  上市價格  要跟  威拉德  馬嶺街  壽衣  沈顏  潤河  北二  張雲龍  昌裡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