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倭仁 理學名臣三朝元老

倭仁 理學名臣三朝元老

本名:烏齊格裡·倭仁

字號:字艮峰

所處時代:清朝

民族族群:蒙古正紅旗

出生時間:1804年

去世時間:1871年

主要作品:《倭文端公遺書》

主要成就:理學傢、同治帝師傅、文淵閣大學士

倭仁,河南駐防。二十二年,擢詹事。二十四年,遷大理寺卿。

文宗即位,應詔陳言,略曰:“行政莫先於用人,用人莫先於君子小人之辨。夫君子小人藏於心術者難知,發於事跡者易見。大抵君子訥拙,小人佞巧;君子澹定,小人躁競;君子愛惜人才,小人排擠異類;君子圖遠大,以國傢元氣為先,小人計目前,以聚斂刻薄為務。剛正不撓、無所阿向者,君子也;依違兩可、工於趨避者,小人也。諫諍匡弼、進憂危之議,動人主之警心者,君子也;喜言氣數、不畏天變,長人君之逸志者,小人也。公私邪正,相反如此。皇上天亶聰明,孰賢孰否,必能洞知。第恐一人之心思耳目,揣摩者眾,混淆者多,幾微莫辨,情偽滋紛,愛憎稍涉偏私,取舍必至失當。知人則哲,豈有他術,在皇上好學勤求,使聖志益明,聖德日固而已。宋程顥雲,‘古者人君必有誦訓箴諫之臣’。請命老成之儒,講論道義,又擇天下賢俊,陪侍法從。我朝康熙間,熊賜履上疏,亦以‘延訪真儒’為說。二臣所言,皆修養身心之要,用人行政之源也。天下治亂系宰相,君德成就責講筵。惟君德成就而後輔弼得人,輔弼得人而後天下可治。”疏入,上稱其切直,因諭大小臣工進言以倭仁為法。未幾,禮部侍郎曾國藩奏用人三策,上復憶倭仁言,手詔同褒勉焉。尋予副都統銜,充葉爾羌幫辦大臣。大理寺少卿田雨公疏言倭仁用違其才,上曰:“邊疆要任,非投閑置散也。若以外任皆左遷,豈國傢文武兼資、內外並重之意乎?”咸豐二年,倭仁復上《敬陳治本》一疏,上謂其意在責難陳善,尚無不合,惟僅泛語治道,因戒以留心邊務,勿讬空言。候補道何桂珍上封事,言倭仁秉性忠貞,見理明決,生平言行不負所學,請任以艱鉅,未許。三年,倭仁劾葉爾羌回部郡王阿奇木伯克愛瑪特攤派路費及護衛索贓等罪,詔斥未經確訊,率行參奏,下部議,降三級調用。

四年,侍郎王茂廕等請命會同籌辦京師團練,上以軍務非所長,寢其議。尋命以侍講候補入直上書房,授惇郡王讀。五年,擢侍講學士。歷光祿寺卿、盛京禮部侍郎。七年,調戶部,管奉天府尹事,劾罷盛京副都統增慶、兵部侍郎富呢雅杭阿。及頒詔中外,命充朝鮮正使。召回京,授都察院左都禦史。同治元年,擢工部尚書。兩宮皇太後以倭仁老成端謹,學問優長,命授穆宗讀。倭仁輯古帝王事跡,及古今名臣奏議,附說進之,賜名《啟心金鑒》,置弘德殿資講肄。倭仁素嚴正,穆宗尤敬憚焉。

尋兼翰林院掌院學士,調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疏言:“河南自咸豐三年以後,粵、捻焚掠,蓋藏已空,州縣誅求仍復無厭。朝廷不能盡擇州縣,則必慎擇督撫。督撫不取之屬員,則屬員自無可挾以為恣睢之地。今日河南積習,祗曰民刁詐,不曰官貪庸;祗狃於愚民之抗官,不思所以致抗之由。惟在朝廷慎察大吏,力挽積習,寇亂之源,庶幾可弭。”是年秋,拜文淵閣大學士,疏劾新授廣東巡撫黃贊湯貪詐,解其職。

六年,同文館議考選正途五品以下京外官入館肄習天文算學,聘西人為教習。倭仁謂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尤以西人教習為不可;且謂必習天文算學,應求中國能精其法者,上疏請罷議。於是詔倭仁保薦,別設一館,即由倭仁督率講求。復奏意中並無其人,不敢妄保。尋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倭仁屢疏懇辭,不允;因稱疾篤,乞休,命解兼職,仍在弘德殿行走。八年,疏言大婚典禮宜崇節儉,及武英殿災,復偕徐桐、翁同龢疏請勤修聖德,停罷一切工程,以弭災變,並嘉納之。十年,晉文華殿大學士,以疾再乞休。尋卒,贈太保,入祀賢良祠,謚文端。光緒八年,河南巡撫李鶴年奏建專祠於開封,允之。

初,曾國籓官京師,與倭仁、李棠階、吳廷棟、何桂珍、竇垿講求宋儒之學。其後國籓出平大難,為中興名臣冠;倭仁作帝師,正色不阿;棠階、廷棟亦卓然有以自見焉。倭仁著有《遺書》十三卷。子福咸,江蘇鹽法道,署安徽徽寧池太廣道,咸豐十年,殉難寧國,贈太仆寺卿,騎都尉世職;福裕,奉天府府尹。從子福潤,安徽巡撫。光緒二十六年,外國兵入京師,闔傢死焉。

瓶裝水  酸檸檬  艾希德  密陀僧  僑園  經二緯八  非常困難  燈桿  追求理想  昨夜  烤人  江上  眼科醫院  喪事  渼陂  隱蔽處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