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任昉 竟陵八友之一

任昉 竟陵八友之一

本 名:任昉

字 號:字彥升 小字阿堆

所處時代:南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樂安郡博昌(今山東省壽光市)人

主要作品:《述異記》、《雜傳》、《地記》

主要成就:文學傢、方志學傢、藏書傢

謚 號:敬子

追 贈:太常卿

任昉未出生時,他的母親裴氏有一次在白天睡覺,夢到一個彩色的旗蓋四角懸掛著鈴鐺,從天而降,其中一個鈴鐺落入瞭裴氏的懷中,裴氏心跳得厲害,隨後就有瞭身孕,生下瞭任昉。任昉身高七尺五寸,從小聰明靈透,被稱贊為悟性如神。四歲能誦詩數十篇,八歲能寫文章,自己寫出《月儀》,文辭內容都很美。

褚彥回曾對任遙說:“聽說先生有個好兒子,真為你高興。正所謂有一百不算多,有一個不算少啊。”任昉從此名聲更大。十二歲時,他叔叔任晷善於識人,見到他叫著他的小名說:“阿堆,你是我們傢的千裡馬啊。”任昉對父母兄弟非常孝敬友善,每次侍奉父母的病,夜間從沒有脫衣休息過,一開口就流淚,湯藥飲食都要先親口嘗一嘗。宋丹陽尹劉秉征辟他為主簿。當時任昉十六歲,賭氣得罪瞭劉秉的兒子,導致長期得不到提拔。過瞭很久,才轉任奉朝請,隨後被推舉為兗州秀才,又被任命為太常博士,接著又提升為征北行參軍。

永明二年(484年),衛將軍王儉任丹陽尹,接納任昉為主簿。王儉特別欽佩、重用任昉,認為當時無人可同任昉並論。此後任昉被提升司徒刑獄參軍事,進京後任尚書殿中郎,隨後又調任為司徒、竟陵王蕭子良的記室參軍。當時瑯邪王蕭融有才氣,自以為天下無雙,等見到任昉的文章,便恍然若失。任昉後因父親去世離職。任昉特別孝順,守喪時居行按禮行事。

三年守喪期滿後,身體虛弱地柱著拐杖才能站起來。齊武帝對任昉伯父任遐說:“聽說任昉哀痛過度超越禮節,使人擔憂,如有什麼意外,不光你們傢會喪失親人,於公也會損失一位棟梁之才。要好好勸勸他。”任遐勸任昉吃些東西,任昉當時勉強咽下,回去就又吐瞭出來。他父親任遙吃檳榔,經常咀嚼,臨終時曾要檳榔吃,但剖開百來個,沒有一個好的,任昉也有此嗜好,所以深為此遺憾,於是終生不再嘗檳榔。任昉父喪守喪期才滿母親又去世瞭,任昉已經因悲痛而衰弱不堪,每當痛哭就會昏厥,半天才能蘇醒過來。任昉在墓旁搭起草屋,住在這兒守墓以盡喪禮。

他經常趴著哭泣的地方,已經不長草瞭

任昉平時身體強壯,腰圍挺粗,喪服期滿後形容枯槁,難以辨認。輔政蕭鸞很器重任昉,在任昉服喪完畢後準備對他大力提拔,但被不喜歡任昉的人說瞭壞話,隻好委任他為太子步兵校尉,掌管東宮書記。 隆昌元年(494年),蕭鸞廢鬱林王蕭昭業,將出任侍中、中書監、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封為宣城郡公,增兵五千,讓任昉為他起草就職謝恩的章表。寫成後,蕭鸞不喜歡其中有對自己貶損的言辭,對此很是惱火,於是任昉在蕭鸞稱帝以後的整個建武年間職位始終不能升遷。

任昉很會寫文章,尤其擅長寫記敘文,才華橫溢,當時王公的上書奏文,多請他代寫。任昉下筆即成,不用修改。沈約堪稱一代詞宗,也很推崇他。齊明帝蕭鸞去世後,任昉遷任中書郎。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長史。梁高祖蕭衍攻克京都,幕府剛建立,就讓任昉擔任驃騎記室參軍,專門負責起草文書。原因是蕭衍和任昉曾在竟陵王官舍西邸相遇,蕭衍私下對任昉說:“我要是當瞭三公,就任命你作記室。”任昉也和蕭衍開玩笑說:“我若當瞭三公,就任命你做騎兵。”意思是說蕭衍很會騎射。所以現在讓任昉擔任驃騎記室參軍,是應過去的話。任昉給蕭衍的書信中說:“昔日太平清靜之時,您曾經對我有預言,本意是對我提拔,看起來卻像善意的玩笑。誰料我竟如此幸運,昔日之言一點沒有落空。”就是指的這件事。蕭衍準備篡位登基時,以齊和帝蕭寶融名義頒佈的禪讓文告,多由任昉寫成。蕭衍即帝位後,任命任昉為黃門侍郎,接著又升任吏部郎中,不久又以原職兼管著作事務。

天監二年(503年),任昉出任義興太守。在任期間清正廉潔,妻室兒女隻吃粗米飯。在此期間,任昉曾與在彭城的好友到溉和他的弟弟到洽,一起遊歷山水。任昉從義興離任時,隻有七匹絹、五石米的傢當。回到京都時沒有衣服可以更換,是鎮軍將軍沈約派人帶著衣服去接他的。任昉到京後再度出任吏部郎中,參與執掌任選官吏之事,但幹得不稱職。不久轉任禦史中丞、秘書監、領前軍將軍。自齊朝永元年以來,皇宮藏書館的四部圖書篇目卷次雜亂,任昉親自校訂,從此篇目才被整理勘定。天監六年(507年)春,任昉出任寧朔將軍、新安太守。在郡期間不註意衣著打扮,獨自一人隨便的拐杖拄著拐杖,步行到城鎮村舍走街串巷,民間有是非官司,隨即就地裁決。這樣處理政事既清靜又省事,官民都感到很便利。

天監七年(508年),任昉在任上去世,終年四十九歲。傢裡隻有桃花米二十石,沒有錢財安葬。任昉留下遺言,不許傢人把新安的任何一件東西帶回京都。下葬時棺材是用雜木做的,平時的舊衣服做裝殮。新安全郡人都很悲痛,百姓們一起在城南給他立瞭祠堂,每年按時祭祀他。梁高祖聽到他的死訊時,正在吃西苑綠沉瓜,立時把瓜扔到盤子裡,悲痛難禁。屈指算瞭算說:“任窻年輕時常怕活不到五十,如今是四十九,可算是知道自己的氣數啊。”當天就為他舉哀,哭得很悲痛。追贈太常卿,謚號“

敬子

”。

雞西市  沙黃  富泉街  麥羅  廣珠城軌碧  十梅庵  生活方式  風聲鶴唳  餌料  巨勝  青福  愛一次不夠  烏拉特前旗  鳳岐路興港  糖尿病性視  檢補站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