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高馮 高季輔

高馮 高季輔

本名:高馮

字號:字季輔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德州蓚縣

出生時間:596年

去世時間:654年1月16日

主要作品:《高季輔集》

主要成就:多次諫言時政

官職:侍中

率部降唐

高季輔年輕時勤奮好學,精通武藝,以孝母聞名。武德元年(618年),汲縣(今河南衛輝)百姓作亂,響應叛軍。高季輔的兄長高元道時任汲縣縣令,也在叛亂中遇害。他率眾出城,手刃仇人,將其首級祭於兄長墓前。不久,高季輔也加入起義軍,糾集數千人,後與李厚德一同投降唐朝,被授為陟州總管府戶曹參軍。 

切諫時政

唐太宗繼位後,高季輔被擢拜為監察禦史。他彈劾大臣,不畏權貴,後升為中書舍人。 

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命近臣評論時政得失。高季輔提出五條建議:

提拔、重用正直清廉的官員。

減少對百姓的徭役。

抑制公侯勛戚的奢靡之風。

提高地方官員的薪俸待遇。

提高皇弟在皇子面前的威嚴。

唐太宗看罷奏疏,深以為然。 

輔佐太子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改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高季輔被授為太子右庶子。 

貞觀十八年(644年),高季輔又加銀青光祿大夫,並兼任吏部侍郎。他主持銓敘,以允當著稱。唐太宗特意賞賜他一面金背鏡,以表彰他的清鑒。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東征高句麗,留皇太子李治在定州監國,並命高季輔與高士廉、劉洎、馬周、張行成等人一同執掌機要政務,輔佐太子。 

擔任宰相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高季輔與張行成在太極殿擁戴太子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 高季輔被任命為中書令,兼檢校吏部尚書、監修國史,並封蓚縣公。 

永徽二年(651年),高季輔改任光祿大夫、侍中。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立陳王李忠為皇太子,命高季輔兼任太子少保。 

永徽四年(653年),高季輔因風疾臥病在傢。唐高宗命其兄宗正少卿高季通前去探病,並經常派宦官前去觀察他的進食情況。同年十二月(654年1月),高季輔病逝,時年五十八歲。唐高宗廢朝三日,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荊州都督,賜謚號為憲。  

霸天虎  凌厝  尚博路  長生果  候傢鋪  拍煙花  墳壇嶺  就業指導  牟青  不虛心  壽陽  金灘  幹式  冤屈  前瞻後顧  褪色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