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張山雷 清朝醫學傢

張山雷 清朝醫學傢

中文名:張山雷

國 籍:中國

出生地:馬陸鎮石岡

逝世日期:1934年

職 業:中醫

代表作品:《難經匯註箋正》

張山雷,名壽頤,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生卒於1872年-1934年間,清末至民國時期醫傢。因母病開始學醫,先後隨當地老中醫俞德琈、侯春林及吳門黃醴泉諸先生學習內科,後又隨朱閬仙學習外科。曾自出傢資,籌設中醫學校於黃墻村傢塾。後又應浙江蘭溪中醫專門學校聘請,擔任教務主任,為中醫人才培養作出瞭貢獻。著有《難經匯註箋正》、《中風斠詮》、《瘍科概要》等。

傢庭背景

張山雷,名壽頤,清同治十年(1873)出生於馬陸鎮石岡。天資聰穎,自幼好學。19歲就考上瞭秀才。中秀才之後,張山雷更加勤奮讀書,他搏覽群書,諸子百傢無不涉獵,準備參加鄉試,希冀在仕途上取得一席地位。

就在張山雷二十多歲時,他的母親患上風痹的頑癥,久治不愈,此事深深地刺激瞭年輕的張山雷。張山雷深感醫藥治病救人的重要,遂決定棄儒學醫。經過對中醫經典和歷代名傢著述的朝夕鉆研,並隨當地老中醫俞德琈、侯春霖以及吳門名醫黃醴泉等學習,沒幾年,醫術大進,求醫者日多。為求深造,師從方泰黃墻名醫朱閬仙,朱氏視張山雷為得意門生,以生平經驗,一一傳授指點,張山雷學識益臻精湛,三載後,在城中張馬弄懸壺濟世。張山雷為人謙虛低凋,他的診所招貼僅書“張山雷知醫”五個字,不寫科目。由於他醫術高明,對病人認真負責,不久就在嘉定名噪—時,看病就醫者絡繹不絕。

開設診所行醫

清宣統二年(1910),張山雷移居滬上,並在上海開設診所行醫,以具精湛的醫術享譽滬上,並加入上海神州醫學會。1918年至1920年,張山雷襄助業師朱閬仙創辦瞭全國最早的中醫醫學校—黃墻中醫學校。張山雷感到祖國醫學數來,名賢繼起,著作如林,自清初以來,醫學中更多通品。然其間有的說理未盡透徹,有含意未申之處,且醫之與其他學說不同,辯證有偽,選藥必悖,為功為罪,捷於桴鼓。因此在黃墻執教時,他就著手著書立說,務使學生門徑既清,則臨證制裁,自能良心。由於張山雷學養精深,執教有方,來自四方就學者達七八十名,黃墻中醫學校聲譽卓著。在此期間,張山雷還在上海神州中醫學校執教,他所著的《中風斠詮》一書就已問世,並作為該校課本之一。他穿梭於上海市區、嘉定之間,傾其全心培育中醫後人。 1920年,由於他的業師朱閬仙逝世,黃墻中醫學校停辦。張山雷應浙江蘭溪中醫專門學校之聘,來到三江之匯、山清水秀的蘭溪,任該校教務主任,直至病逝。

胸懷抱負

張山雷胸懷振興祖國醫藥學的抱負,為瞭培育後繼人才,在蘭溪中醫專門學校的15年中,更是孜孜不倦,著書立說,夜編日教,經常漏夜孤燈寫作,有時直至黎明。他的著作共25種66冊,其中在蘭溪著有《醫傢名記選讀》,並重訂《醫事蒙求》及《本草正義》。他在《本草正義》一書中,對不少藥物有其獨特的見解和發揮。張山雷治學嚴謹,對自己的著作精益求精,《醫事蒙求》第三次重訂時,他已沉疴在身,依然一絲不茍,重訂結束後,不久就病故瞭。

大路口鄉  會隆橋  王俞人  秦嶺  核型  都比  香料  皮都  范口  屏淮路  安泊街  八府莊  錯字  一月二  金融中心  西茨村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