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毛奇齡 清初經學傢文學傢

毛奇齡 清初經學傢文學傢

本 名:毛奇齡

字 號:字大可又字於一、齊於;號秋晴又號初晴、晚晴等

所處時代:清初

民族族群:漢人

主要作品:《西河合集》

原 名:甡又名初晴

毛奇齡四歲識字,由其母口授《大學》,即能瑯瑯成誦。少時聰穎過人,以詩名揚鄉裡,十三歲應童子試,名列第一,被視為“神童”。當時主考官陳子龍見他年幼,玩笑說:“黃毛未退,亦來應試?”毛奇齡答道:“鵠飛有待,此振先聲。”眾人皆驚。明亡,哭於學宮三日。後曾參與南明魯王軍事,魯王敗後,化名王彥,亡命江湖十餘年。明亡,清兵南下,他與沈禹錫、蔡仲光、包秉德避兵於縣之南鄉深山,築土室讀書。毛奇齡生性倔強而恃才傲物,曾謂:“元明以來無學人,學人之絕於斯三百年矣。”評判言詞過激,得罪人多,因此仇傢羅織罪名,遭幾度誣陷。後輾轉江淮,遍歷河南、湖北、江西等地。賴友人集資向國子監捐得廩監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儒科,授翰林院檢討、國史館纂修等職,參與纂修《明史》。其間以《古今通韻》1卷進呈,得到贊賞,詔付史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會試同考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兩膝腫脹,關節僵硬,辭職歸隱,居杭州竹竿巷兄長萬齡傢,專心著述。曾結識湯斌,與閻若璩等多有辨難。從學者甚多,著名的有李塨、邵廷采等。毛奇齡70歲時,自撰墓志銘,提出死後“不冠、不履,不易衣服,不接受吊客”。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在傢病逝,葬於蕭山北幹後浦灘。

早上  鄖陽路  蒜臼子  千金之子坐  仙氣森系  加速鍵  普集東  大話西遊  老石溝路  江紅  雜耍  精要  合同解除  延安整風  在月光下  麟州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