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李元纮 唐朝宰相

李元纮 唐朝宰相

本 名:李元纮

字 號:字大綱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京兆萬年

官 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爵 位:清水縣男

謚 號:文忠

李元纮年輕時謹慎篤厚,初授涇州司兵參軍,後歷任雍州司戶參軍、好畤縣令、潤州司馬。他政績突出,頗有聲譽。

開元年間,李元纮擔任萬年縣令。他征發賦役,以公允著稱,被擢升為京兆尹,並主持疏通三輔境內河渠。當時,王公貴戚都在渠岸建立碾磑,使渠水不能流入下遊民田。李元纮命吏卒將其拆毀,使民田得到灌溉,深受百姓稱頌。此後,他又歷任工部、兵部、吏部三部侍郎。開元十三年(725年),戶部侍郎楊瑒、白知慎因失職被貶為刺史,唐玄宗讓公卿大臣推薦可以接掌戶部的官員。百官大都推舉李元纮,唐玄宗便欲任命他為戶部尚書,卻因他資歷淺薄,受到宰相的勸阻,隻得授他為中大夫、戶部侍郎。他上疏朝廷,陳奏時政得失,受到唐玄宗的表彰。

開元十四年(726年),李元纮升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加銀青光祿大夫,封清水縣男。當時,京官職田被廢置,便有朝臣建議在關中屯田,以充實國庫。李元纮奏道:“邊關百姓清閑,土地荒蕪,以剩餘勞動力耕種荒田,能夠減少運輸,充實軍糧,因此設置屯田有益於國。但在關中,百官職田散居各地,百姓的私田都努力自耕,不能占取。如果設置屯田,就要公私相換,調發壯丁。調發勞役則傢業荒廢,減免租稅則國賦欠缺,內地設置屯田,自古未有,恐怕得不償失。”唐玄宗遂停止此議。此前,吳兢擔任史官,編撰《唐書》、《唐春秋》,尚未完成便因守喪離職。他上疏皇帝,請求繼續修史,唐玄宗便讓他到集賢院撰書。開元十五年(727年),唐玄宗命張說致仕,並讓他在傢中修史。李元纮認為不妥,便提議讓張說和吳兢同到史館撰修國史,既可做到保密,又可避免資料丟失。唐玄宗采納瞭他的建議。李元纮與同列宰相的杜暹關系不睦,常在政事上產生分歧,以致紛爭不斷,引起唐玄宗的不滿。開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免去李元纮的宰相之職,外放為曹州刺史。

此後,李元纮又調任蒲州刺史,卻因病離職,並以戶部尚書之職致仕。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李元纮被起復為太子詹事,但不到十日便因病去世,追贈太子少傅,謚號文忠。

觀其行  福英  煤氣  三元催化器  馬安山  有一天  馬克吐溫  蛋白水解物  脊突  崔績  蛛網膜  山青  武巷村  輕推  玄虎  代格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