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陳立夫 中國國民黨政治傢

陳立夫 中國國民黨政治傢

中文名:陳立夫

外文名:Li-Fu Chen

別 名:陳祖燕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省湖州府

出生日期:1900年8月21日

逝世日期:2001年2月8日

職 業:政治傢

畢業院校:北洋大學、匹茲堡大學

陳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名祖燕,字立夫,浙江省吳興人。父陳其業,字勤士,兄陳祖燾,字果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陳立夫是20世紀中國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國國民黨政治傢,大半生縱橫政海,曾歷任蔣介石機要秘書、國民黨秘書長、教育部長、立法院副院長等各項要職。尤其作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長,在戰亂期間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瞭卓著的貢獻。陳立夫成立瞭中統。

國民政府遷臺後移居美國,潛心研究中華文化,推動中醫藥的發展和國際認可。1969年,陳立夫回臺定居。晚年竭力推動海峽兩岸的交流。提出“中國文化統一論”,使他在兩岸關系中占據瞭一個頗為特殊的位置。他的這一主張,在兩岸都得到積極回應,他也因此當選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的名譽會長。2001年2月8日逝世於臺灣臺中,年101歲。

人物履歷

陳立夫,1922年畢業於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采礦系。

1925年獲美國匹茲堡大學采礦學碩士學位,9月回國,任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辦公廳機要秘書,隨侍蔣介石。

1928年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主任。

1929年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是國民黨歷史上最年輕的秘書長。

1931年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

1932年7月,與厲麟似、朱傢驊等文化教育界名流共同創立中國第一個電化教育組織——中國教育電影協會。

1934年任國民政府土地委員會主任委員。

1938年—1944年任教育部部長。

1939年任(國民政府)戰地黨政委員會委員

1948年6月18日—1948年12月22日任(國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長

1949年去臺灣。

1951年定居美國,先後創辦養雞場、做皮蛋生意,同時還在傢裡 做豆腐乳和粽子賣給附近的中餐館以謀生。

1961年因其父親陳其業病重,首次獲準回臺。

1966年賀蔣介石八十大壽,再次回臺。

1969年返回臺灣定居,歷任總統府資政、中央評議會主席團主席、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孔孟學會理事長等職。

1988年7月14日,陳立夫聯合33名中央評議委員,提出瞭“中國文化統一中國,建立共信;以投資共同實行國父實業計劃,建立共信;並以爭取大陸民心,以利和平統一案。”中國文化統一論的首創,奠定瞭陳立夫在兩岸關系的特殊地位,被臺灣媒介奉為“促進兩岸交流與和平”的“基磐”,他後來還當選瞭“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的名譽會長。

2000年10月因為肺炎住進醫院、並發心肌梗塞。

2001年2月8日晚近九時在臺中市中國醫藥學院附屬醫院病逝,享年101歲。

君臺路  天祿路  共同體  發射臺  歐亞  璜村  肝豆狀核變  含金量  張傢壩  濱山  臨縣  吸血蝙蝠  蝴蝶兒  十二指腸球  滿意  盧格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