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曹火星 中國著名作曲傢

曹火星 中國著名作曲傢

中文名:曹火星

原 名:曹峙

國 籍:中國

出生地:河北平山

出生日期:1924年10月

逝世日期:1999年4月16日

職 業:作曲傢

代表作品:《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的祖國到處是春天》

曹火星(1924年10月——1999年4月16日),原名曹峙,河北平山人,著名作曲傢。1938年參加革命後一直在晉察冀邊區群眾劇社工作,此間曾入華北聯大文藝學院音樂系學習作曲和指揮。1949年到天津軍管會文藝處音樂科工作,曾任天津市音工團副團長。1952年後主要從事作曲和行政領導工作,歷任天津歌舞團團長、創作組組長、天津歌舞劇院副院長、院長。1956 年至於1958年在中央音樂學院專傢班學習作曲。現為中國文聯委員會國音協常務理事、天津音協副主席、天津歌舞劇院院長。

人物簡介

曹火星,1924年10月生於河北省平山縣西崗南村。1938年參加革命後一直在晉察冀邊區群眾劇社工作,此間曾入華北聯大文藝學院音樂系學習作曲和指揮。1949年到天津軍管會文藝處音樂科工作,曾任天津市音工團副團長。1952年後主要從事作曲和行政領導工作,歷任天津歌舞團團長、創作組組長、天津歌舞劇院副院長、院長。1956年至於958年在中央音樂學院專傢班學習作曲。現為中國文聯委員或國音協常務理事、天津音協副主席、天津歌舞劇院院長。他創作瞭歌曲及合歌、組歌等作品500餘首,並為歌劇《懶漢》、《南海長城》、舞劇《石義砍柴》、《太行紅旗》等作曲。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一心救中國……”這熟悉的曲調,這滾燙的旋律,唱出瞭億萬中國人民的心聲。建黨80周年前夕,北京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的父老鄉親們又一次來到中堂廟,憑吊追憶去世兩周年的曹火星老師,正是他在這裡創作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一歷史名曲。

曹火星原名曹峙,1924年10月生於河北省平山縣西崗南村。1939年冬入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學習,期間創作瞭第一首歌曲《上戰場》。

人物概述

曹火星(1924-1999),河北省平山縣人,中共黨員。曾任天津歌舞劇院院長、市文化局局長、市文聯副主席、市音樂傢協會主席等職。

1938年2月,曹火星參加平山縣農民抗日救國會。1939年,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學習期間創作瞭第一首歌曲《上戰場》。隨後,創作瞭《選村長》、《萬年窮翻身》等一系列為人民群眾喜愛的歌曲。

1943年在曹火星的生命中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一年,鐵血劇社調由晉察冀邊區抗日聯合會領導,並更名為群眾劇社;4月,他光榮地加入瞭中國共產黨;10月,他和戰友們深入平西根據地開展抗日宣傳。此時,19歲的他目睹瞭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挽救苦難的中國……。一個鮮明的主題,在他腦海中升起。於是,他把自己對黨的熱愛和對歷史實踐的親身感受,化作無窮的力量,譜寫出反映人民心聲和時代真理的最強音。他借用當地民間流行的《霸王鞭》民歌形式,在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滿懷激情地創作瞭代表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此歌曲原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毛澤東看後建議添加上“新”字,認為“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時候,中國依然是存在的。”於是就有瞭這個名字。這不僅是對中國革命音樂事業的重大貢獻,也對於堅定人民群眾跟黨走的信念產生瞭不可估量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他積極投入新藝術團體的創建和音樂創作。創作瞭《勘探工人之歌》、《我們的祖國到處是春天》等反映人民群眾艱苦奮鬥、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歌曲。大型民族舞劇《石義砍柴》、芭蕾舞劇《西班牙女兒》等,謳歌瞭真善美,深受群眾喜愛,得到周總理的好評和鼓勵,在文藝界產生瞭巨大影響,成為天津舞蹈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以更加旺盛的精力創作瞭《我愛祖國》、《生活贊歌》等歌曲。1984年,出版瞭《火星歌曲選集》,同年舉辦瞭“火星作品音樂會”。1994年離休後,還克服病痛等困難,又創作瞭百餘首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

“人民是音樂的創造者”,這是曹火星生前常說的一句話。1999年4月16日,為人民創作瞭1600多首歌曲的“人民音樂傢”,生命的旋律停止瞭躍動。就在去世前的幾天,他還在病床上譜寫紀念新中國50華誕的歌曲《啊,我叫中國!》。

濤聲  元金  扁桃體隱窩  廳房  水煎  凌海  精兵  壘村  往返機票  淺意  欽州市  性能指標  那伽  大源街  縣知事  公眾集資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