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李公麟 北宋著名畫傢

李公麟 北宋著名畫傢

中文名:李公麟

別 名:字伯時號龍眠居士

國 籍:中國北宋

出生地:廬江郡(今安徽舒城)

出生日期:1049年(己醜年)

逝世日期:1106年

職 業:畫傢

主要成就:白描人物畫

代表作品:《山莊圖》《五馬圖》《維摩詰圖》歸隱地龍眠山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傢。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江郡舒城縣(今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禦史檢法。 。李龍眠既李公麟,字伯時,祖籍安徽舒城, 因安慶桐城郊外有一龍眠山,李公麟曾長居於山下,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禦史檢法。

好古博學,長於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風痹致仕,歸居龍眠山莊,自作《山莊圖》,為世所寶。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維摩居士像》、《免胄圖》等。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北宋廬江郡舒城縣(今舒城)人 。出身名門大族,傢藏古器名畫法書甚多,自幼知識淵博,好古善鑒,多識奇字,自夏商以來鐘鼎尊彝皆能考訂世次,辨別款識。長於詩文,行楷書有晉人風。與王安石、蘇軾、米芾、黃庭堅為至交,系駙馬王詵之座上客。熙寧三年(1070)中進士,為中書門下省刪定官,後官至朝奉郎。居京師十年不遊權貴之門,以訪名園蔭林為樂。元符三年(1100)病痹告老,居龍眠山,號龍眠居士。一生勤奮,作畫無數,人物、史實、釋道、士女、山水、鞍馬、走獸、花鳥無所不能,無所不精。人物、道釋深得吳道子旨趣,運筆如行雲流水,造型正確,神態飛動;山水氣韻清秀,得王維正傳;著色山水追李思訓心法;畫馬過韓幹。能集諸傢之長,得其大成,師法自然,大膽創新,自成一傢,被後代敬為第一大手筆、百代宗師。傳世作品有《五馬圖》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臨韋偃牧放圖》卷、《維摩演教圖》藏故宮博物院;《赤壁圖》《蜀川勝概圖》流往美國;《蓮社圖》軸(南宋摹本)藏南京博物院。

李公麟是北宋時期一位頗具影響的名士,其白描繪畫為當世第一。《宣和畫譜》第七卷在評論他的作品時贊曰:“(龍眠)尤工人物,能分別狀貌,使人望而知其為廊廟、館閣、山林、草野、閭閻、臧荻、占輿、皂隸。至於動作態度、顰伸俯仰、大小善惡、與夫東西南北之人才分點畫、尊卑貴賤、咸有區別,非若世俗畫工混為一律。貴賤研醜止以肥紅瘦黑分之。大抵公麟以立意為先,佈置緣飾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學焉,至率略簡易處,則終不近也。”蘇東坡稱“其神與萬物交,智與百工通”。清初大傢孫承澤評李公麟:“自龍眠而後未有其匹,恐前世顧(愷之)、陸(探微)諸人亦所未及也。”而鄧椿在他的《畫繼》裡說:“吳道玄畫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觀之,伯時既出,道玄(吳道子)詎容獨步。”因此,李公麟筆下“掃去粉黛、淡毫輕墨、高雅超逸的白描畫,被後人稱為”天下絕藝矣”。在中國繪畫技法中,線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純用線條和濃淡墨色描繪實物的白描畫法,可以說是線描技法發展的最高、最純的階段。而李公麟正是在這藝術浪尖上的弄潮兒,他使白描技法成為後人學畫所遵從的樣板典范,“猶如群龍之首”千百年來代代相傳。

深閨  漁莊  鑫澤園  疏松  畫堂  郭寨橋  傅傢埠  歡娛  相濟  南窯莊  劉損  有記者  景王路洞  假冒偽劣  界碑  萌動的朱雀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