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周亮工 明末清初文學傢

周亮工 明末清初文學傢

本名:周亮工

別稱:櫟園先生、櫟下先生字

號:字元亮;別號陶庵、減齋、緘齋、適園、櫟園等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主要作品:《賴古堂集》、《讀畫錄》

周亮工祖居金溪櫟林(今合市鄉),後其父周文煒遷河南祥符(今開封市),故以先世常居櫟下而自號“櫟園”,以志不忘,學者稱之曰“櫟園先生”。曾自題有《寄籍祥符》詩(《江西詩征》卷65/35)。王士禎等所撰史料中,都稱其為金溪人(《漁洋山人感舊集》)卷5/11)。又遷南京。周亮工於明萬歷四十年(1612)生於南京。周亮工出身書香門第,父周文煒,國子監監生,曾任浙江諸暨縣主簿。周亮工年少隨父出遊,廣交朋友。明崇禎十三年(1640)中進士。次年(1641)進入仕途,為山東濰縣令,守城有功,“舉天下廉卓,行取入京師。”崇禎十七年(1644),遷浙江道監察禦史。李自成破京師,投繯自殺,為傢人所救。順治二年(1645)“豫親王多鐸兵下江南,亮工詣軍門降。”以禦史職為清軍招撫兩淮,後改任兩淮鹽運使。

順治三年(1646),擢升淮揚海防兵備道參政。順治四年(1647)擢為福建按察使,兼攝兵備、督學、海防三職。參與鎮壓福建反清起義,並興建建詩話樓,祀宋嚴滄浪其上,召邑諸生能詩者益日與倡和。順治六年(1649),周亮工升任福建右佈政使。當時兩廣未定,清廷擬調其前往廣東,有人認為周亮工“治閩久,得閩人心;閩未大定,未可去閩”。遂留任。順治七年(1650)七月,周亮工代理建南道,招撫農民軍首領曾省,瓦解汀州反清武裝。順治八年(1651)秋,赴延平,代理延建道。為平叛亂,周亮工單騎入邵武叛兵營,招降首領耿虎;隨後,又鎮壓建寧陳和尚、延平吳賽娘的抗清隊伍。順治九年(1652),鄭成功部圍攻漳州,城內絕糧,周亮工臨危受命,代理漳巡道,從戈戟林中破圍入漳,協助守城。漳州解圍後,城廂內外屍骸狼藉,周亮工捐貲收埋遺骸十餘萬具,發糧煮粥供應饑民,並贖回被清軍擄掠的良傢子女千餘人。順治十年(1653),調署興泉道。當時,福建總督劉清泰因興泉沿海14寨接濟鄭成功,準備發兵剿滅。周亮工極力勸止,使百姓免遭塗炭。同年夏天,周亮工升為福建左佈政使,為清初漢人受左佈政使職之第一人。上任後,即在衙堂上大書:“收銀不用火耗,發銀即是原封”;“批到即收銀,收完即領批”。

李浩菲  化學療法  張載  近親  隍城村  結婚證書  末流  五股  西芹  同屬植物  分液漏鬥  碧羅雪山  政府機構  指甲彩繪  後青堆子  虹色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