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李立三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

李立三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

中文名:李立三

別 名:李隆郅、李能至、李成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湖南醴陵

出生日期:1899年11月18日

逝世日期:1967年6月22日

職 業:無產階級革命傢

信 仰: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

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1967年6月22日),無產階級革命傢,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宣傳部長,全國人民防空委員會秘書長,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1919年9月赴法勤工儉學,1921年回國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地方和中央擔任工人運動領袖,曾一度掌握著中央的實際權力。在1930年犯過“立三路線”的錯誤,但不久就認識改正。在鬥爭歲月中,他曾經“死”過三次,組織和同志們為他開過三次追悼會。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共中央工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等職,“文革”中遭受殘酷迫害,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蒙冤逝世。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為李立三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註:曾用名李能至、李成、柏山、李明、李敏然等。

人物經歷

1921年

李立三同趙世炎、陳公培、劉伯堅等醞釀建立共產主義同盟,組成勞動學會和勤工儉學學會,成立華工組合書記部,為華工謀福利。後與趙世炎、蔡和森等就建立瞭少年共產黨取得一致意見。9月至10月,參與蔡和森、陳毅等領導的留學生進駐裡昂中法大學的鬥爭,被法國當局遣送回國。12月中旬,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回湖南,由中共湘區委員會派往安源路礦。

1922年 組織領導安源大罷工

在安源建立黨支部,並任書記。5月1日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成立,當選主任。7月,成立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兼任經理。9月14日,和劉少奇、蔣先雲等發動和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罷工勝利後,當選為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總主任。參與他建漢冶萍公司總工會。在安源從事工人運動期間,常回醴陵縣立中學、開元學校、縣立女校宣傳馬克思主義,介紹工人運動情況。同年9月,陪同毛澤東來醴陵師范講習所發表演說。

1923—1925 領導上海工人三次起義

1923年任中共武漢區委書記。1924年1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武漢區代表,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旋任中共上海區委職工運動委員書記,同鄧中夏、劉華等創辦工人補習學校,在小沙渡、楊樹浦、吳淞等地成立工友俱樂部和工人進德會。1925年1月,當選為中共“四大”代表。2月和鄧中夏等領導上海日本紗廠的“二月罷工”。在抗議日本紗廠槍殺工人顧正紅的鬥爭中,任上海市反帝大示威總指揮。“五卅慘案”發生後,當選為上海市總工會委員長。曾遭奉系軍閥追捕。年底,與蔡和森等赴莫斯科出席共產國際第六次擴大執行委員會會議的赤色職工國際會議。

1926年

5月,在全國勞動大會上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任總工會組織部長,9月17日,任全國總工會駐漢辦事處主任。

1927年 領導收回漢口英租界

1月3日和5日,武漢分別舉行10萬、30萬人的反英、反奉系軍閥示威大會,任大會總指揮。大會首次提出收回英租界口號。4月27日,出席在武漢召開的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取為中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後任中共中央工人部長兼中華全國總工會黨團幹事會書記。6月,在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上,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和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倡議發起並參與領導南昌起義

7月12日,中共中央成立臨時政治局,李立三為5名常委之一。大革命失敗後,在九江與譚平山、鄧中夏研究當地軍事政治形勢後,向中共中央建議組織南昌起義,並任南昌起義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革命委員會委員和政治保衛處處長。南昌起義部隊撤至潮汕突圍後赴上海。中共“八七會議”改選李為政治局候補委員長。廣州起義失敗後,張太雷犧牲。12月18日李立三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赴香港重建廣東省委,恢復黨的工作,曾提出在廣大農村實行武裝割據,然後奪取廣州的戰略思想。

1928年

6月,李立三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第六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和政治局常委候補委員,擔任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

1928年—1930年

1928年—1930年秋,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和宣傳部長。在“六大”以後近兩年時間內,和中共中央其他領導人一起貫徹執行“六大”決議,使全黨工作取得很大進步。

1930年夏,受共產國際“左”傾錯誤理論和反右傾鬥爭影響,錯誤估計革命形勢,於6月1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決議案。對於中國革命形勢、性質和任務等問題提出一整套“左”傾錯誤主張,要求全國各地準備馬上起義。不久定出組織全國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和集中全國紅軍進攻中心城市的冒險主義計劃,又將黨、青年團、工會的各級領導機關合並為準備武裝起義和各級行動委員會。這種“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被稱為“立三路線”,曾使革命事業遭到重大損失。9月24日,瞿秋白、周恩來回國召開中共六屆三中全會,糾正“立三路線”的錯誤,結束瞭它在黨中央的統治。李很快認識並檢查錯誤,全會改選中央政治局,李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30年底,李到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匯報,接受遠東局和共產國際對“立三路線”的批判,並作自我檢查。李態度誠懇,得到共產國際執行委的贊許。

1932年—1935年

任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兼中華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國際代表。1935年,任蘇聯國際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並主編《救國時報》,對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宣傳黨的民族統一戰線方針作出瞭貢獻。7月,出席共產國際“七大”。

1938年

2月23日,因“日特嫌疑”被蘇聯內務部逮捕。

1939年

11月4日,無罪釋放,仍被共產國際停止黨籍,便在莫斯科外國文學文籍出版局中文部擔任校對,為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著作作瞭大量工作。同時翻譯文學作品《考驗》、《俄羅斯人物》等書。李立三多次申請回國參加抗日戰爭,均遭蘇聯內務部拒絕。中共“七大”選舉李立三為中央委員。

1946年

元月,離蘇回國,任軍調部東北3人組成員、首席代表,在哈爾濱同中國國民黨談判,同美蔣反動派發動內戰陰謀作針鋒相對的鬥爭。李立三化名李敏然與中國國民黨將領鄭洞國、廖耀湘談判。美國情報機關在報上一捅,中共談判代表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李立三,於是鄭洞國、廖耀湘以同鄉的名義會見李立三。次年5月,任中共中央東北局敵工部、城工部部長等職,爭取滇軍六十軍起義,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東北根據地的開辟、建設作出瞭積極貢獻。

1948年

    8月1日,在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上當選為全國總工會常務副主席。1949年2月,出席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深刻檢討自己的歷史錯誤。李任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籌務委員會常務委員,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作組織準備工作。

1949年

10月後,歷任中共中央工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黨組書記,中央人民防空委員會秘書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委,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委員、勞動部部長兼黨組書記,中央政策討論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第三辦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工業交通工作部副部長。主持制定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在組織全國工人階級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恢復國民經濟等方面做瞭大量的工作。1954年回醴陵視察,並與中共醴陵縣委座談經濟建設工作。

1956年

9月23日,在黨的“八大”會議上發言,對過去的錯誤進行瞭“總清算”,誠懇坦率解剖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受到全會好評,並當選為中央委員。

1958年

率中共中央工業交通工作部部分幹部下工廠調查研究,召開部分省市工交部長會議,提出幹部參加生產,工人參加管理,領導幹部、工人、技術人員三結合管理工業的思想,據此撰寫社論在《人民日報》發表。後毛澤東將其主要內容歸納為“兩參一改三結合”,定為鞍鋼憲法,為促進中國工業體制的民主化和科學管理作出重要貢獻。

1960年

任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

1967年

6月22日去世。

出入證  李先念  劉子業  幣制  太乙救苦天  鸛骨  蛇床  多說  國傢森林公  灌河  空心人  富厚  不痛不癢  血證  匯川路  五羊路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