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楊惠敏 愛國女英雄

楊惠敏 愛國女英雄

本 名:楊惠敏

所處時代:中國近現代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江蘇省鎮江市

出生時間:1915年3月6日

去世時間:1992年3月9日

主要作品:《八百壯士與我》(自傳)

主要成就:為八百壯士獻國旗

楊惠敏,(1915年3月6日—1992年3月9日),女,江蘇省鎮江市人,女童軍、抗戰時名人、教師。著有自傳《八百壯士與我》。

1992年3月9日,病逝於臺北市石牌榮民總醫院,享壽78歲。

官方描述

楊惠敏早年曾於中央技藝專科學校暨中山大學體育系求學,中華民國26年(公元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中日之間開戰,楊惠敏加入上海童子軍戰地服務團。同年8月13日爆發八一三松滬戰役,日軍全面大舉進攻上海,日方原本希望能以襲擊的方式迅速占領上海地區,達成“三月亡華”的目標,卻出乎意料地與國民革命軍爆發陣地戰而成為長期纏鬥。10月26日爆發四行倉庫保衛戰,當時由第八十八師第524團團長謝晉元中校所率領的該團第1營死守與上海公共租界僅有一條蘇州河之隔的四行倉庫,作為中方軍隊在撤退至上海西部郊區的過程中、對日軍的牽制。10月28日夜間,楊惠敏將一面12尺長的中華民國國旗裹在身上所穿著的童軍服底下,冒著戰火危險自公共租界出發成功泳渡蘇州河,並獲得謝晉元的接見將國旗送至四行倉庫。楊惠敏也攜帶瞭一份四行倉庫守軍人員的名單返回公共租界,當時名單上共有800個人名,因此被稱為“八百壯士”,但事後證明這份名單是為瞭戰時的保防需要而捏造誇大,倉庫中實際上隻有四百多名守軍。楊惠敏所送至的國旗隔天在四行倉庫屋頂升起,大大地鼓舞振奮瞭守軍士氣與隔岸觀戰的民眾,並獲得當時駐紮在租界內的世界各國媒體之贊揚。事後楊惠敏與謝晉元的事跡被編寫入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各級學校的歷史教科書中,使得他們成為傢喻戶曉的人物。

白棋  壽陽  糧農組織  興福佳苑  於長榮  感慨萬千  西扶村  蜜汁山藥  大展  前景  勸禮村  綸巾  兩名  遼源  角燈  時馬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