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王懿榮 發現甲骨文第一人

王懿榮 發現甲骨文第一人

中文名:王懿榮

出生地:山東省福山縣

職 業:金石學傢

信 仰:儒教

主要成就:發現甲骨文人

代表作品:《漢石存目》

王懿榮(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東福山(今煙臺市福山區)古現村人。為中國近代金石學傢、收藏傢、書法傢和甲骨文的首位發現者。生性耿直,號稱“東怪”。

出身仕宦世傢。祖父王兆琛,嘉慶二十二年(1817)進士,官至山西巡撫。父王祖源,官至四川成綿龍茂道。王懿榮少時勤奮學習,以議敘銓戶部主事。

十五歲隨父進京。青年時代,泛涉書史,“篤好舊槧本書、古彝器、碑版圖畫之屬”,尤潛心於金石之學。足跡遍及魯、冀、陜、豫、川等地,搜求文物古籍。“凡書籍字畫、三代以來之銅器印章、泉貨殘石片瓦無不珍藏而秘玩之”。曾先後拜訪當時著名的收藏傢、金石學者潘祖蔭、 吳大徵等人, 共同切磋,中進士之前,即成為名聞京城的金石學傢。

光緒六年(1880)中進士,選庶吉士。光緒九年(1883),任翰林院編修,數次上書言事。光緒十五年(1889),記名以禦史用。光緒十九年(1893),任河南鄉試正考官。

光緒二十年(1894),大考一等,升遷侍讀。次年,入值南書房,任國子監祭酒。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占據威海,分陷榮城,登州大震,王懿榮請歸,回鄉辦團練禦敵獲準,又請調記名提督、堂弟王鴻發馳援威海。和議成,還都,特旨補祭酒。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母憂,解職。守喪期滿,復國子監祭酒。王懿榮七年間三為國子監祭酒,“諸生得其指授,皆相勉為實學”,時人稱其為“太學師”。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本人因通曉醫術在鶴年堂抓藥時,買到一種叫龍骨的藥材,對其上面的圖形文字進行研究,並通過山東古董商人范維卿大量收購,王懿榮首次發現甲骨文,並將其斷為商代。該發現轟動中外學術界,把漢字的歷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時代,成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攻掠京津,侍郎李端遇與王懿榮被任命為京師團練大臣,“參與京城防守事宜”。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李鴻章與八國議和,皇帝與慈禧出逃。王懿榮遂書絕命詞,東直門被攻破失守後,回到北京東城區錫拉胡同的自宅,偕繼室夫人謝氏與長媳張氏,先服毒投井以殉,年五十五。

同年九月,清廷予殉難祭酒王懿榮世職,謚號文敏。

三卜樹村  寶麗  趙哥莊夏塔  望福樓  小往大來  最愛的人  司竹  帶菌者  智多星  梅港  海沃德  華人  東廊路  母子平安  天會  望洲崗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