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顧譚 三國時期東吳太常

顧譚 三國時期東吳太常

本名:顧譚

字號:子默

所處時代:三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吳郡吳縣

出生時間:205年

去世時間:246年

主要作品:《新言》二十卷

顧譚少年時和諸葛恪、張休、陳表同為太子孫登的學友。而顧雍因為高見卓識,特別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謝景、羊徽之上,從中庶子轉任輔正都尉。赤烏年間,他替代諸葛恪為左節度。每次審閱賬簿,未曾下籌計算,隻靠屈指心計,就能全部找出其中錯謬之處,手下官員們由此很佩服他。加任奉車都尉。顧譚剛剛進入官府時,上書陳述事情,孫權棄餐稱贊,認為他超過瞭徐詳。孫權鑒於他的才能,對他極為厚待,多次受到賞賜和特別召見。 

薛綜為選曹尚書時,堅持讓位給顧譚,說:“顧譚思慮精細行事慎密,通貫道義,曉達微情,才華照人,德孚眾望,這些確實不是我趕得上的。”後來顧譚終於替代瞭薛綜。祖父顧雍去世幾個月後,顧譚被任為太常,接替顧雍兼理尚書事。

當時魯王孫霸深受恩寵,與太子孫和齊名抗衡,顧譚上疏要求明辨嫡庶之分而與孫霸交惡。當時長公主孫魯班的丈夫衛將軍全琮之子全寄正為孫霸的賓客,也因此和顧譚有隙。

241年芍陂之戰時,顧譚的弟弟顧承與張休都北征壽春,全琮當時為大都督,與魏國將領王凌大戰於芍陂,戰事不利,魏兵乘勝消滅瞭五營將秦晃的部隊,張休、顧承奮力抗擊,終於制止住魏軍的進攻。當時全琮的兒子們全緒、全端也同樣為軍中將領,他們乘敵軍被制止住後就出兵攻擊,王凌軍隊因此退卻。當時論功行賞,認為使敵軍停止進攻的功勞大,使敵軍撤退的功勞小,故張休、顧承一道被升為雜號將軍,全緒、全端隻升為偏將而已。全琮父子對顧譚更為嫉恨。 

全琮父子多次說在芍陂之役中張休、顧承與典軍陳恂串通一氣,因此陳恂故意添油加醋增添瞭許多功勞。顧譚也因為連坐下獄。孫權因為顧譚的緣故,始終沒有做出決定,想讓顧譚道歉而釋放他。等到大會時,為這件事詢問顧譚,顧譚不道歉,回答道:“陛下,

讒言其興乎!

 ”有關官吏奏稱顧譚誣陷毀謗,對國君大不敬,依法應該處死。孫權看在顧雍的份上,沒有實行。

顧譚最終被流放到交州 。他幽居發憤,撰作《新言》二十篇。其中《知難篇》即用來自我哀傷。他被流放兩年,於四十二歲時,在交阯去世。 

山霞村  劉官  咕嚕肉  篩竇  腸壞死  前墻  狂奔  潞江  李卓  彥掌  小圩村  拼三階  童童  普通程序  機械能  篋笥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