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陳璧君 汪精衛之妻

陳璧君 汪精衛之妻

中文名:陳璧君

別 名:字冰如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馬來西亞檳榔嶼喬治市

職 業:政客畢業院校璧如女校

籍 貫:廣東新會

配 偶:汪精衛

1891年11月5日,陳璧君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喬治市的陳姓華商傢。其父陳耕基,原籍廣東新會,與梁啟超同鄉;其母衛月朗,原籍廣東番禺。年輕時,陳耕基攜妻闖蕩南洋,成為當地富有的橡膠商和體面的紳士。陳璧君生長在優越的傢庭環境裡,接受的中英文教育都很完備。

陳璧君15歲時在當地華僑小學畢業,隨後進入當地的璧如女校讀書。

陳璧君進入璧如女校的這一年,孫中山由日本來到馬來西亞檳城,在檳城建立瞭同盟會分會。陳璧君積極參加同盟會的活動,表現出很高的愛國熱情。

同盟會分會在馬來西亞剛剛成立,非常需要吸收新的成員,幾個老會員見陳璧君熱情高,活動能力也很強,便將她發展為會員。於是,陳璧君成為同盟會中最年輕的會員。

1912年初,與汪精衛在上海舉行瞭婚禮。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民國27年)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汪精衛及其支持者協商善後對策。此時,陳璧君力主對日本和平。同年12月起,汪精衛夫婦等人經河內逃往上海。1939年(民國28年)8月,汪精衛召開瞭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陳璧君當選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1940年(民國29年)3月,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政權)成立。

1940年3月,汪精衛偽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衛任偽國民政府主席,陳璧君終於如願以償,當上瞭“第一夫人”。在汪偽政府中,陳璧君任中央監察委員,後又兼任“廣東政治指導員”。

1944年11月10日,汪精衛在日本病死。汪精衛的屍體被抬回南京,很快舉行瞭葬禮。辦完喪事,陳璧君帶著一群親信,回到瞭廣東。偽廣東省省長此時已換瞭她的妹夫褚民誼,陳還想憑借這層關系繼續維持在廣東的統治。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下詔,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來,陳璧君惶惶不可終日。

大約過瞭半個月,軍統人員把陳璧君隨身攜帶的貴重物品,全部收繳,用一架軍用飛機將陳、褚押往南京,關進瞭寧海路25號看守所。陳璧君開始瞭她的囚徒生活。

1945年12月6日,國民政府頒佈瞭《懲治漢奸條例》,明令由各省區高等法院或其分院審理漢奸案件。條例規定,凡犯瞭通謀敵國十二項罪行中的一項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陳璧君自認必死,聽候死期。1946年2月16日,徐文祺對陳璧君說:“汪夫人,請您預作準備,明天上午9時離開南京去蘇州。”

第二天上午,陳璧君及褚民誼、陳公博乘囚車去火車站轉乘火車到蘇州,被押入江蘇高等法院看守所。

江蘇高等法院檢察官經多次偵查,以漢奸罪對陳璧君提出檢控,列舉她五大罪狀。

1946年4月16日,江蘇高等法院公審陳璧君,由於她是汪偽第一夫人的特殊身份,蘇州市民傾城而出。正如《申報》報道:高等法院滿坑滿谷,爭看頭號女漢奸。

審判長孫鴻霖、檢察官韋維清、推事石美瑜與陸傢瑞、書記官秦道立等入庭開座。

陳璧君拒不認罪,與檢察官展開針鋒相對的舌戰,矛頭不時指向蔣介石。

4月22日下午,審判長在法庭上宣讀對陳璧君的判決書。

1949年4月,蘇州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面接管蘇州後,陳璧君從獅子口監獄移解到公安局看守所。7月1日,上海解放以後,陳又從蘇州解押到上海提籃橋監獄。剛開始,陳璧君對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有很深的抵觸情緒,拒不承認自己是漢奸。

1959年5月2日,陳璧君再次入院,醫生診斷是心臟病、支氣管炎、高血壓並發,雖全力治療,不但不見好轉,反而又並發瞭大葉性肺炎。

一個多月中,院方先後為她做瞭15次血液檢查,3次X光透視,2次心電圖,4次輸氧,7次重病情報告。

1959年6月17日,陳璧君死於上海提籃橋監獄醫院,時年67歲。

陳璧君的子女解放前都去瞭國外,她在上海沒有直系親屬,屍體由其在上海的兒媳之弟收殮火化,骨灰送到廣州。第二年,由陳在香港的子女派人到廣州認領。

次年秋,陳璧君的骨灰由其子女撒入香港附近的大海裡。

東澳  輸尿管成形  土洋  女英雄  青沙溝  震音  街宏發華城  藏南  柏香  看守  紫緣橋  葉城縣  李大圩  菲菲  南路  維林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