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錢穆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傢

錢穆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傢

中文名:錢穆

外文名:Ch’ien Mu

別 名:字賓四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

出生地:江蘇省無錫縣

出生日期:1895年7月30日

逝世日期:1990年8月30日(享年95歲)

職 業:歷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 

畢業院校:常州中學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傢”。

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師范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1967年遷居臺北,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教授。1990年在臺北逝世,享年95歲,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 。他畢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舉現代新儒傢的旗幟,在大陸、香港、臺灣都產生瞭巨大的影響。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等。此外還有結集出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人物生平

傢世背景

1895年(清光緒廿一年),生於今江蘇省無錫市。

父親錢承沛考中秀才後,因體弱多病,無意科名。但對兩個兒子卻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讀書入仕。錢穆7歲那年,被送到私塾讀書。12歲時,41歲的父親撒手塵世。母親寧願忍受孤苦,也不讓孩子輟學,於是錢穆得以繼續就讀。

早年求學

1901年,入私塾讀書。1904年,進果育小學就讀。1905年,父逝。1906年,入常州中學堂。

1910年,轉入南京私立鐘英中學,逢武昌起義,學校停辦,遂輟學。

開始執教

1911年,任教無錫秦傢渠三兼小學,為教學生涯之始。

1918年,任教鴻模學校,即原果育小學,出版《論語文解》。

1919年,任後宅泰伯市初小校長。

1922年,赴廈門任教集美學校為任職中學教師之始。

1923年,任教江蘇省無錫第三師范學校。

1927年,轉任教蘇州中學。1928年,妻歿、兒殤、兄亡連遭三喪。

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錢穆居北平八年,授課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並在清華、北師大兼課,與學術界友人時相切磋。

1937年抗戰軍興,輾轉任教於西南聯大、齊魯大學、武漢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撰寫《國史大綱》,采取綿延的觀點瞭解歷史之流,堅持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和敬意,以激發對本國歷史文化愛惜保護之熱情與摯意,闡揚民族文化史觀,被公推為中國通史最佳著作。

1944年,撰文《中國歷史上青年從軍先例》號召知識分子投筆從戎。

1946年,赴昆明任教五華學院、兼任雲南大學。

1948年,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課餘撰《湖上閑思錄》。1948年,新任蘇州城防司令孫鼎宸(孫鼎宸乃王耀武舅子)數次訪問錢穆。

1949年4月,與江南大學同仁唐君毅一起應廣州私立華僑大學校長王淑陶之邀,從無錫南下廣州。春假,拋傢赴穗,曾以傢事相托孫鼎宸。10月,錢穆隨華僑大學再遷香港,出任香港亞洲文商學院院長。

創辦新亞

1950年,與唐君毅、張丕介諸先生創辦新亞書院,出任首任校長。

1953年,創立新亞研究所任所長。孫鼎宸舉傢來港,記錄錢穆講座,編為《新亞學術講座》,“是為新亞有出版之第一書”。1953年秋,孫鼎宸入新亞研究所,遵錢穆之囑編《中國兵制史》,為該所諸生第一書。獲香港政府尊崇,於1955年授予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1960年,應邀講學於美國耶魯大學,課餘撰《論語新解》,獲頒贈人文學名譽博士學位,後去哥倫比亞大學為“丁龍講座”作演講。在美國停留七個月後,他應邀去英國訪問,參觀瞭牛津、劍橋大學。從英國到法國、意大利,最後回到香港。王耀武之母(孫鼎宸嶽母)辭世,登門吊唁。

定名港中大

1963年,新亞書院、崇基學院、聯合書院三校合並為大學,錢穆親定校名為“香港中文大學”。錢先生堅持香港中文大學應以發揚中國文化、以中文為授課語言、第一任校長必須為華人擔任為宗旨,對港中大的發展方向貢獻良多。

1965年,正式卸任新亞書院校長,應聘馬來亞大學任教。

1967年10月,應蔣介石之邀,以歸國學人身份自港返臺,定居臺北,住金山街。

膺選院士

1968年,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7月遷至外雙溪蔣中正所贈庭園小樓“素書樓”。

1969年,應張其昀之邀任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教授。又應蔣復璁之約,任國立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

1977年冬,胃痛甚劇,次春患黃斑變性癥,雙目失明。

1978年,該年常病,目不能視,抱病赴港任新亞書院"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主講人。講稿結集為《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一書。

1979年,赴港出席新亞書院三十周年紀念會。

1980年夏,在夫人陪同下到香港與闊別三十二年之久、生活在大陸的三子(錢拙、錢行、錢遜)一女(錢輝)相見。次年再到香港與長女(錢易)長侄(錢偉長)相見。

1984年,錢穆90歲,在港門人舉行壽慶活動,先生得以與二子、二女及孫(錢松)孫女(錢婉約)團聚瞭一個月,享受天倫之樂。同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章。

1986年6月9日下午,在素書樓講最後一課,臨別贈言:“你是中國人,不要忘記瞭中國!”至此告別杏壇。

1989年,赴港參加新亞書院四十周年紀念會。

1990年,發生素書樓事件,錢穆搬離素書樓。同年8月30日於杭州南路寓所過世。

1992年1月,錢夫人捧先生靈灰歸葬於太湖西山之俞傢渡石皮山。

箜篌  前田敦子  疥瘡  角質  東湖公園  居功厥偉  EMUI8x  閉鎖不全  蘭竹苑  文道雅  神跡  一個女性  金水  西馬  七天  龍清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