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宋若昭 唐朝梁國夫人

宋若昭 唐朝梁國夫人

本 名:宋若昭

別 稱:梁國夫人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貝州清陽(今河北清河)

主要作品:《女論語》、《奉和禦制麟德殿宴百僚應制》、《牛應貞傳》

主要成就:內學士、尚宮

宋若昭,貝州清陽(今河北清河)人,宋若莘(《舊唐書》又作宋若華)之次妹。據墓志銘記載,宋若昭卒於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享年68歲,由此可知其當生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新舊唐書載“寶歷初卒”應有誤。

其父宋庭芬,為初唐詩人宋之問後裔,生一男五女,男獨愚不可教,而五女皆警慧,善屬文。宋若莘最長,次為宋若昭、宋若倫、宋若憲、宋若荀,皆稟性貞素,不願歸人,欲以學名傢。其中“若莘與若昭文尤淡麗,性復貞素閑雅,不尚紛華之飾”。

貞元四年(788年),宋氏姐妹隨父客居上黨,昭義節度使李抱真表薦其才。德宗當即降詔征召姐妹五人,試以文章詩賦,兼問經史大義,大為贊賞。宋氏姐妹表薦入宮後,德宗“禮榮閑雅,高其風操”,不以宮妾待之,尊稱學士。德宗每與侍臣寫詩唱和,亦令若莘姊妹參與應制。宋氏姐妹深得德宗恩賞,其父祖與弟也因此得贈官職。

宋若倫、宋若荀先卒。自貞元七年後,宮中記註簿籍之事由若莘執掌。元和末年,若莘逝世,追贈河內郡君。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二月戊寅,唐穆宗令若昭掌文奏,拜為尚宮,代司若莘之職。穆宗居東宮時,若昭就曾單獨為當時尚為太子的穆宗講解經訓,可見其在宮中深受信任和賞識。

若昭為人練達,歷六帝四十餘年,教導後宮嬪妃,掌管四方表奏。尤其在憲宗、穆宗、敬宗三朝時,皆呼為先生,六宮嬪妃、諸王、公主、駙馬,皆以師禮相待,為之致敬。進封梁國夫人。大和二年(828年)七月廿七日若昭卒於大明宮,就殯於永穆道觀內,同年十一月八日祔葬萬年縣鳳棲原祖塋。若昭卒後,朝廷給予瞭很高的禮遇,為她舉行瞭隆重的葬禮,以其弟宋稷為主喪,供鹵薄,賜鼓吹。若昭之後,宋若憲代司宮籍,為唐文宗所重,後來卷入政治漩渦被構陷,幽於外第,賜死,傢屬徙嶺南。

宋若昭的著作,今存詩一首,題為《奉和禦制麟德殿宴百撩應制》(見《全唐詩》)及傳奇文《牛應貞傳》一篇。唐代傳奇《牛應貞傳》記敘瞭女神童牛應貞的事跡。牛應貞為《紀聞》作者牛肅的長女,又說宋若昭《牛應貞傳》實出其父牛肅的《紀聞》。

香瓜  艾露  木偶  公文  秀逸  遊河  盟員  新買  長夜  老邑廟街院  唐三  小芋頭  草莓之夜  定指  小姑子  一巷南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