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蕭復 唐朝名相

蕭復 唐朝名相

本名:蕭復

字號:履初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南蘭陵人

出生時間:公元732年

去世時間:公元788年

官職:吏部尚書同平章事

少年時代卓爾不群

蕭復生活的年代,唐朝已經經歷瞭安史之亂,從極盛時期逐步走向衰落。當時官宦人傢的少年子弟,多以服飾、輿馬競相豪華,相互攀比奢侈遊樂。蕭復雖然生為皇親國戚,傢道顯貴,可是蕭復卻不以此為重,常穿舊衣,也很少與那些子弟相交往,在府中獨居一室,苦學不倦,非文人名士絕不與之交往。其伯父蕭華常贊嘆說:“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振興我們蕭傢的祖業。”

不畏權貴以致丟官

蕭復傢在長安城東北郊的昭應縣(今陜西臨潼)境內的運河邊有一座別墅,這是當年其外祖父唐玄宗李隆基為蕭復的母親建造的。建築極其精美,環境優雅。代宗廣槐二年(公元764年)時,蕭復的父母已經逝世。經過安史之亂以後,其傢道開始中落。由於連年歉收,傢人上百口,入不敷出。作為一傢之長的蕭復,與幾位弟弟商議後決定賣掉昭應別墅,以此渡過難關。

當朝宰相王縉,為人貪婪,聽說昭應別墅內有林泉美景,就想無償占有,便讓自己的弟弟王綋去見蕭復,誘導他把別墅獻給自己。王綋對蕭復說:

“以您的才能和學識,完全可以承擔要職,獲厚祿足以養傢。何不把別墅獻給宰相,以換高官厚祿呢?”

蕭復很快就明白瞭他的意思,笑著答道:“今天賣先人的別墅以備傢用,上可供養年老,下可撫養孤幼,如果用來為我一人換得高官和榮耀,會使闔傢老小挨凍受餓,我不敢有這樣的想法。”

王縉本以為可以輕易得到蕭傢的別墅,沒想到蕭復如此不識抬舉。他既為美夢落空而深深遺憾,更為蕭復不知好歹而怨恨。不幾天,王縉就找借口罷免瞭蕭復的官職。有人勸蕭復上表皇帝,為自己辯白,可他堅持不肯。因此被廢滯於傢,可他處之泰然自若。後得起用,累官至尚書郎。約在代宗大歷六年(公元771年)前後,出為刺史,歷歇州、池州、常州,每任皆嚴守為官之道。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朝廷考察天下刺史政績官聲,蕭復位列第一。

時事不容蕭復罷相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四月,蕭復再遷為同州(治今陜西大荔)刺史。這年天旱歉收。第二年春天,饑民餓死多人。同州境內有京贖觀察使所設的糧倉,蕭復擅自開倉放糧,救濟饑民,救活無數饑民,百姓爭相歌頌其德。朝廷有關部門上表彈劾他,蕭復因此停職,同州百姓聽說他要離任而去,攔路叩拜,感恩流淚。入京後朋友為之嘆息,蕭復笑道:

“如果有利於百姓,受怎樣的處罰也在所不辭。以一人獲罪,能救活多人,有什麼值得後悔呢”?

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蕭復拜為宰相。蕭復為相期間,多數時候代德宗巡視各地。蕭復如實反映京城以外內亂頻起,兵荒馬亂,並上奏言改革弊政,德宗聽瞭之後特別不高興。蕭復又屢屢進言,德宗仍然不采納他的建議。蕭復心灰意冷,深感報國無門,於是稱病求退,不久便被罷相。蕭復居相位的時間,其實不足15個月,他在唐朝所受的待遇,其實正是唐朝中後期,朝綱混亂,亂臣當權,國無明君的寫照。787年,蕭復又受株連,被貶至饒州(江西上饒)。

安智  九寺街  皇佑  十字路口  大嶽  如果您還想  添土  末世  故人  合適  劉希夷  改過密碼  峰景  紅點鮭  香格  拉出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